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她哭着写出了这篇感人文章

《摘掉口罩,让我看看你的模样》全媒体报道背后,是《沈阳晚报》记者身临其境采访后的情感迸发——

她哭着写出了这篇感人文章

  

《摘掉口罩,让我看看你的模样》之《听院长谷野讲述六院如何打赢阶段性战疫》这篇报道,唐子匀是哭着写完的,作为《沈阳晚报》一名有着10年医疗新闻报道经验的记者,她觉得自己倾注在每一个字里面的情感膨胀到了顶点。

  “有一种力量一直在鼓舞着我”

  这番强烈触动来自她的采访对象——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院长谷野。沈阳六院是辽宁省新冠肺炎集中救治沈阳中心,最后一位重患出院后,真性情的谷野饱含感情地与记者回顾抗击疫情一路走来的经历。

  他动情地说:“上前线的这些医生、护士,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向他们的家人交代呀?”回忆起当时对上阵的医务人员的担心程度,谷野几度哽咽泪流。他的一次次泪水,让唐子匀不由自主地跟着一遍遍落泪。

  有了这种身临其境的采访,才能写出饱含激情、鼓舞人心的报道。《沈阳晚报》健康部倾情推出的《摘掉口罩,让我看看你的模样》全媒体报道,真实再现了一线医务人员的战“疫”过程,获得读者高度赞誉。

  “写稿子的时候,我的心里有一种强烈的触动,有一种力量一直在鼓舞着我。”唐子匀说。

  采访归来写下入党申请书

  1月26日,辽宁省首批支援武汉医疗队出征。唐子匀不惧风险,奔赴沈阳桃仙机场现场采访,并在现场“身兼数职”,实时向后方发回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采写了10余篇鲜活的现场新闻。

  也是在当天,唐子匀采访归来,郑重写下入党申请书。说起“火线”申请入党的理由,她说:“当时到了机场,看到那些逆行援鄂的医务工作者,他们身上那种义无反顾甚至视死如归的精神,真的震撼了我。”

  辽宁省先后派出11批援鄂医疗队,3月20日起又先后分6批次返回辽宁,唐子匀承担了每一次的出发和返回报道,从未缺席。从1月26日至4月初,唐子匀深入一线现场采访报道30余次,脚步遍及机场、火车站、疾控中心、卫生监督部门、酒店,以及各大医院的门诊、急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抗疫一线点位,始终战斗在沈阳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报道的最前沿。

  抗疫前线的“五朵金花”

  3月14日,唐子匀跟着沈阳市疾控中心消毒组的队员,进入沈阳市委党校密切接触者集中观察点,给房间进行消毒。防护服是在市委党校院子里换上的,沈阳的早春三月,脱下羽绒服站在室外换衣服特别冷,防护服就像一层薄薄的“塑料袋”,不透气,穿上后走动、干活很容易出汗。

  她穿着防护服进去走了十几分钟就一身汗了,还要兼顾拍照片、拍视频、录音采访、体验消毒。机器装满消毒水之后有10多公斤重,一只手拎着、一只手喷洒,才几分钟,唐子匀就大汗淋漓。那一刻,她真切体验到了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工作的不易。在隔离区采访了短短一个小时,唐子匀摘下口罩和护目镜之后,脸上就留下明显的“口罩印”。

  《沈阳晚报》健康部主任王爽说,唐子匀平时慢条斯理、温声软语的,可是,冲上前线打起硬仗来,她说话语速快了,走路的速度快了,甚至与各职能部门和单位内部各部门协同作战时的态度都果断了很多。

  健康部的5个人都是女同志,孩子最小的只有两岁。疫情发生后,她们没有提任何条件,没有任何畏难情绪,就勇敢上阵,满负荷全天候应战。《沈阳晚报》和24小时更新的“指尖沈阳”已刊发的千余篇抗击疫情的原创稿件,主要出自健康部这群女记者的脚下和指尖,她们也被大家誉为抗疫前线的“五朵金花”。(记者 洪玉华 通讯员 高寒微)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