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报协会召开改进文风座谈会
3月22日下午,中国产业报协会在中国记协召开改进文风交流座谈会,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书记处书记王冬梅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要求加强“中国梦”的宣传报道,从抓作风、抓内容、抓机制入手改进文风。
全国“三教办”副主任孙兆华出席会议。中国产业报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杜迈驰、中国水利报总编辑李先明、中国航天报总编辑时旭、中国产经新闻报执行总编辑朱冰尧、国家电网报副总经理王树民、人民铁道报副社长毕锋、中国安全生产报总编辑助理俞晓东、经济参考报总编室副主任高云岗、中国气象报总编室副主任郭起豪,结合行业报和各自报纸的实际,从改进文风的重要性迫切性、优良文风的内涵、改进文风的措施和长效机制建设发言。
翟惠生在讲话中强调,下一段“走转改”的一个重要主题,就是在宣传报道“中国梦”上下功夫。习近平主席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三条在每个行业中如何体现,要好好做文章。
他说,中宣部领导最近提出对媒体的管理要“四管齐下”,包括法制、行政管理、监督和自律。产业报协会要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改进文风教育,制订操作性强的规章,形成制度机制。每个报社都要拿出三方面的规定,且有量化内容。
杜迈驰在发言中说,我们党历来重视文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都有一系列论述,文风反映作风、作风反映党风。行业报提高改革发展能力,改文风是突破口。
优良文风要内容真实鲜活,表现形式清新朴实,具有较强的亲和力、感染力、推动力。改文风从转变作风做起,深化“走转改”,深入基层抓取真实、鲜活、实用的新闻内容;不同体裁的字数和版面条数最好有要求;向优秀作品学习表达方法,向群众学习用鲜活的语言。他认为,文风无论怎么改,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坚持;改进文风的要求要体现在业务考核、业绩评价、评奖表彰等方面;把改变文风纳入培训,促进班子和队伍建设;主管部门要创造良好的报道环境,审稿人员要尊重新闻规律,不要把记者写的新闻语言改成“官话”。
时旭在发言中说,中国航天报最近下发改进文风文件,减少会议、国内报道数量,压缩会议报道和领导讲话篇幅,不发一般化的工作报道,重点关注基层。该报提出了报道“八字原则”,即适应(适应航天快速发展要求、适应报社转制),深入(深入科研一线、重大任务现场、发展前沿、现代文化实际),鲜活(鲜活选题、新闻、图片、标题、版面),有用(有用的文章、文字、故事、信息)。
报纸今年还要讲科技创新和应用故事,搭建科技和科普平台。去年尝试了,效果很不错;高科技故事、科普文章争取再做深一些。
李先明谈了中国水利报在改进文风方面的措施: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开辟栏目,确保版位;出台文件,建章立制,《关于报纸“刹长风、改文风”的四条措施》、《改进新闻宣传报道方案》、《好新闻评选办法》、《业务标兵评选办法》、《稿费分级办法》,已制定修订或正在起草;开展活动,领导带头。今年确定为“走基层一线 报民生水利──深入基层报道年”活动,全体社领导分工跑片,并明确到基层采访时间不少于40天。
水利报探索了改进文风的机制:1.确立学习教育机制,改进文风纳入例会核心,纳入培训计划,组织交流。2.设定选稿写稿机制,改进会议、领导活动报道,稿件字数严格限定。3.明确版面保障机制;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不良文风稿件限制稿费,超过规定字数,稿费不再以字数计算;评优向好文风倾斜。5.探索读者评价机制,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有规模的读者调查,记者到基层采访带上读者调查表,建立读者信息库,网站开设读者调查专区,报纸开辟读报专栏,年末评选优秀读者。6.确定领导带头机制,社领导下基层采访时间不少于40天,自己写稿。
朱冰尧说,改文风重在内容,要有问题意识,敢于讨论。中国产经新闻报的视角,就是如何看市场的需求。近期改文风落实到四个方面:1.把文风考核纳入稿件刊发上。稿件所有考核没有字数限制,一万字和五百字的稿件考评都是一条线;设置栏目做引导,一版评论只要五百字,有一说一。2.分析具体问题进行专业培训,制定规则,对照标准执行。3.改文风在走基层的基础上产生,用走基层改变记者惯性。4.领导带头,一线培训,社领导带头到一线带着大家去写。
王树民说,优良文风要讲真话、道真情;内容为王,有思想深度,精湛;新闻鲜活、清新;用改文风的契机提高报刊水平。国家电网报的机制是制度化,前一段发了提高媒体质量的十项规定、改进作风文风的十项标准、新闻业务创新的十项举措,编辑部、各个记者站乃至整个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省电网报纸都要统一按照此标准执行。我们今年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对各采编人员和记者站的下基层时间、改文风达到的要求、记者站稿件质量,都制度化了。
毕锋认为,好的文风就是两个字“好看”:有吸引力让人看起来,有亲和力让人读下来,有感召力让人动起来。改进文风,“走转改”是很好载体。改文风不是一阵风,“走转改”需要常态化;走基层不是走过场,需要真走、身到、心到;转作风不是转现场,需要到一线职工岗位上去跟班体验、直接感受;改文风不是改主场,需要多运用群众语言还原群众现实生活,讲述群众职工身边真实发生的故事。
实现“走转改”常态化,人民铁道报搞了“四定”:1.定专栏。一版“现场短新闻”专栏从1990年开始,坚持了将近23年,三版“一线采风”栏目坚持了15年左右,从2011年8月开始推出的“走转改”系列专栏,根据报道重点转换了11次。2.定数量。专栏每月发稿量、走基层的次数、稿件篇数、篇幅字数、版面信息条数,都量化了。3.定基地。2006年建设人才成长工程,搞了两个基地,每个基地每两个月派一个记者去。“走转改”后,基地数量逐步扩大。4.定奖惩。评先进个人、优质稿件、推荐获奖作品等,向“走基层”的倾斜。今年“走基层”的选题、时间、人数张榜公布,然后报名,社领导带队。领导带队走基层有20次了,除夕那天,管经营的领导也带队下去。
俞晓东说,中国安全生产报抓“走转改”有三条:1.从策划入手,不断提出新选题,让记者站和编辑部人员下基层采访。“新春走基层”从2月9日到3月1日,40多位记者到了17个省区市,发稿100多篇,出专版15块,中国记协网给予很多报道。2.统筹版面安排,办好重点栏目。一版坚持开展“走基层”活动报道,重点稿件放头条进行处理。今年重点做三个栏目:省部级领导说安全抓安全、忠诚卫士和曝光台。第一个栏目每篇不超过500字,要么有精彩话语,要么有真招、硬招、管用的招。3.注重后期加工,增强传播效果。我们修订了规范性文件,力求语言鲜活生动、标题准确鲜明、篇幅简短精炼、编排清新活泼、评论形成风格。
建立长效机制有三条:1.抓思想,加强岗位教育,强化政治意识、服务意识、问题意识、改革创新、爱岗敬业意识。2.抓学习,加强制度建设,组织了研讨会、设评报栏,建实践基地等。3.抓干部,加强作风示范,突破口在执行力、创造力最关键的中层干部。
高云岗说,经济参考报是新华社的示范报刊,新华社“走转改”一直抓得很紧,改变文风的实施细则订得很细、很有用,包括文字表达、标题制作、版面安排、篇幅安排等。除了记者下基层之外,所有领导、编辑人员下基层每年不少于40天。
我们报纸面向市场,考虑的还是内容,考虑读者爱看什么,假大空的内容放进去,读者不会看,报社就面临生存问题。考核就按内容,内容好的五百字可以是好位置,五千字也可在好位置,稿费完全是按位置发,位置是个指挥棒,告诉采编人员应该做什么样的稿子。
郭起豪说,气象报最近向气象局党组上报了改进文风实施细则,改文风从精简并改进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开始,今年以来压缩会议报道很明显,基层稿件发的比例很高。第二,贴近民生、服务民生,重点加强转载率很高的雾霾、冰雹、雷电等气象科普知识。第三,重点加强深度报道以及分析性的报道分量。第四,以“走转改”的活动为突破口转变视角、改变文风。今年“新春走基层”组织记者到漠河北极村的气象站,效果较好。与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合作较好,发了我们很多记者的稿件。
我们下一步继续深入策划,增加深度报道分量;调整版面和栏目定位,避免重复、交叉;聘请专家作为科学顾问或专栏作家;与人民日报合作,办好生态文明建设专刊。
中国记协书记处书记王冬梅说,各家做法非常好、非常实,听了很受启发,产业报协会工作很细致,会议组织得很好,达到了研讨目的。她认为改文风大家都谈到了三个方面:抓作风、抓内容、抓机制。
改文风关键是转作风,只有从思想上、意识上、从新闻观念和理念上改,才能最后落实到文字上。抓内容是每家报社的重点,内容怎么对应受众,让大家喜闻乐见,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这是改文风的最终目的。抓机制,每家报社都有很细致的流程规定、管理规定、奖惩机制,改进了报道、版面、编排、流程,读者都觉得新风扑面。可见,机制是“走转改”常态化的根本保证。
她认为,企业报、行业报有单独领域的运行规律,不是短文章就好,不是有新的观点都能被人接受,还是要尊重新闻规律,用它判断文章内容深刻与否、是不是能够引领受众、是不是能够把政策、观点说清楚说透。尊重新闻规律还要进行深入探讨。
她建议,各家交流的经验要带回报社,并在不同层面进行改文风座谈交流,编辑和编辑之间、记者和编辑之间、记者和记者之间互相借鉴一线得来的新鲜、行之有效经验,使这项工作持久且有生命力地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