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模型可用于评估耳念珠菌毒力
【据《Virulence》2021年4月报道】题:不同临床来源的耳念珠菌在线虫与大蜡螟模型中的毒力差异(作者Hernando-Ortiz A等)
耳念珠菌是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重要院感暴发真菌,磷脂酶、蛋白酶、溶血素以及生物膜形成等是其主要的毒力因子。此外,临床分离株的聚集型、非聚集型等形态也与致病力相关。耳念珠菌毒力相关研究模型常用小鼠,而考虑伦理和经济问题,更提倡使用无脊椎动物模型如线虫、果蝇、斑马鱼或大蜡螟。目前,无脊椎动物已成功应用于研究宿主-病原相互作用和其他念珠菌引起的侵袭性念珠菌病。本文旨在探索秀丽隐杆线虫和大蜡螟感染模型是否可研究不同临床样本来源的耳念珠菌毒力差异。
来自西班牙巴斯克大学的研究者收集分离自西班牙和德国不同患者不同样本来源的12株耳念珠菌(5株血液;5株尿液;2株口咽),YPD肉汤培养后观察菌株镜下形态,结晶紫染色定量检测生物膜形成能力,XTT染色检测生物膜代谢活性。同时,使用含相应底物的培养基观测磷脂酶、分泌型天冬氨酸蛋白酶及溶血活性。最后,构建秀丽隐杆线虫与大蜡螟感染模型进行生存分析与模型比较,每24 h观察一次,共观察120 h。期间分别用105,106及107细胞/虫探索大蜡螟最佳感染量,非注射和注射PBS作为对照组,并以此计量探索不同样本来源菌株毒力差异。
研究发现,仅德国一株血液分离株为聚集型,该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最强(P≤0.000 1),尿液分离株CR14次之。所有菌株生物膜的形成能力和代谢活性均弱于白念珠菌,且未检测到磷脂酶、蛋白酶和溶血活性。无脊椎动物感染120h后死亡率高于47.7%。大蜡螟对照组120h存活率最高,非注射组85%±3.2%,注射PBS组为82.3%±3.6%,且存活率与耳念珠菌感染量具有强相关(R2≥0.87),106细胞/虫最适合研究非聚集型、不同样本来源耳念珠菌的毒力差异(P≤0.032),死亡率依次为血液株>尿液株>口咽株。值得注意,线虫存活率与菌株临床来源没有显著关联,106细胞/虫感染24~48 h后大蜡螟死亡率远高线虫。不同来源菌株中,聚集型毒力最弱(P≤0.000 1),非聚集型菌株在线虫模型中的平均存活率相似。大蜡螟模型中,非聚集型血液株120h死亡率100%;80%尿液株为高毒力且无显著差异,72~120 h死亡率为80%~93.3%;1株口咽株120 h死亡率93.3%,近似毒力最弱的两株菌(CR14和另一口咽株),后二者与上述4株尿液株(P≤0.006和P≤0.045)间具有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秀丽隐杆线虫与大蜡螟感染模型均可用于评估耳念珠菌毒力,且可辨别不同临床来源或不同聚集能力菌株的毒力差异。无脊椎动物模型是低成本、易操作的体内模型,推荐用于研究宿主与耳念珠菌相互作用或新疗法的有效性。未来还需进一步探索无脊椎动物模型研究不同地理分布聚集型耳念珠菌的效果。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