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的特点

评委有话说 | 坚持导向 改进文风——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广播作品的特点

 来源: 中国记协网  

编者按:2017年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报送工作正在进行中。那么,应该报送什么样的作品参评?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审核脱颖而出?我们陆续邀请2016年中国新闻奖的评委分别分析各主要参评项目获奖作品的特色,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新闻奖的评选标准和导向。今天,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委、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蔡尚伟从广播报道的规律、题材选择、节目构思、表达方式等方面分别对广播参评和获奖作品进行了分析。

  参评作品情况

2016年中国新闻奖广播消息、评论和专题三大项目共有66件参评作品,基本体现了2015年度重大宣传主题,题材选取上呈现多元化态势,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有主题报道,较好地坚持了舆论导向与新闻规律的有机统一;通过声音进行叙事和评论,灵活运用实况音响,巧用新闻采访素材,充分发挥同期声的作用,较好地发挥了广播的声音传播优势,可以说做到了“用中国好声音,讲中国好故事”。

消息类节目新闻性强、时效性强,语言文字简明扼要,表述准确,逻辑清晰,有完整的新闻要素。

评论类节目观点鲜明,论据准确,论述精辟,论证有力。

专题类节目主题鲜明,选材典型,事实准确,结构合理,语言生动,评议到位,感染力强。

但参评作品在创新意识、语言表达、声音处理、标题运用和节目构思等方面仍有不足:

节目形态创新乏力,新闻语言老套。

地方新闻视角狭窄,缺乏全局价值判断。

宣传意图过于明显,报道有广告嫌疑。

逻辑语法有误,意思表述不清。

不重视标题,分寸拿捏不当。

主持人有口误,音频信号不佳。

不符合评审要求,节目类型错位。

广播节目应遵循“价值要大、切口要小、严守规范、活讲故事”的原则,“坚持导向、改进文风”。

   题材选择

   聚焦重大主题,彰显新闻价值

获奖的广播作品坚持导向,基本体现了一带一路、美丽中国(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全面深化改革、“走转改”、创新创业、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等重大宣传主题。此外,重大新闻事件、突发性事件、标志性事件的直播,传播力大,新闻价值高。

例如:广播消息获奖作品《兄弟,我们一起上去》聚焦重大突发性事件报道;《简政放权下级部门如何接得住》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今天开工两岸共饮一江水指日可待》聚焦两岸关系;广播评论获奖作品《民意被满意 民众不满意》和《五年回迁成奢望,31户居民合法权益谁来保障?》聚焦民生;《莫让标准成为创新的绊脚石》聚焦创新;《围绕大气环境监测点限行,保定徐水上演现实版“掩耳盗铃”》聚焦环境保护;《重走台湾义勇队“复疆”路》聚焦抗战。

  内容处理

   注重深度的开掘和细节的运用

广播节目应具有问题意识,聚焦当下转型期面临的问题,通过运用广播新闻的叙事技巧,大量搜集新闻背景和情节报道,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做好后续报道,对新闻事件进行详细、权威、负责任的解读,使受众通过媒体视角了解更多的新闻真相,发挥传统媒体的舆论引导力。深入掌握重大新闻事件的各种舆论倾向,拓宽视角,扩大自身舆论引导的影响力。在细节运用方面,广播节目在立意、选题、标题、内容、观点和判断等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身,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以讲故事的方式剖析生动案例,通过小事件反映大的时代主题。

例如广播消息二等奖作品《简政放权下级部门如何接得住》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抓住政府在简政放权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一系列问题多方采集声音和观点,具有启发性。广播专题二等奖作品《围绕大气环境监测点限行,保定徐水上演现实版“掩耳盗铃”》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对保定市徐水区“限行令”背后折射出的深层次执政理念进行剖析,以小见大,发人深省。

   表达方式

   创新节目形态和新闻语言

广播评奖在表达方式上重点考察逻辑、语法、读音,细节决定成败,声音和表达直接影响到参评节目的名次。广播作品在声音和表达方面必须高度规范。例如广播消息二等奖作品《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第六天发现8名被困矿工 救援加速推进》充分发挥了广播在突发性新闻事件中声音的优势,现场音响真实、鲜活,富有冲击力,令人身临其境。记者播报自然、流畅,清晰严谨地串联各段音响,为听众传达了准确丰富的救援信息,温暖感人。

在新理念和新技术的推动下,广播节目形态要求集更强的互动性、更灵活的选择性、更舒适的伴随性和更深的融合性于一身;新闻语言符合“短实新”特点,活用新闻语言、活讲故事。例如《石鼓 广州——千里共家园》以上游石鼓和下游广州的日常生活场景入手,通过对比的手法、思辨性的写法来客观地将水电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破坏这一矛盾呈现出来。

创新节目形态和新闻语言最终需要通过记者改进作风来实现。例如广播消息《山东平邑“12.25”石膏矿垮塌事故第六天发现8名被困矿工 救援加速推进》的记者刚刚做完手术立刻奔赴零下18度的野外矿难现场,日夜坚守,实时报道救援进展。广播专题《龙江土地确权引领中国“新土地革命”》的记者在长达4年的时间里,深入黑龙江方正、阿城、肇东、克山、安达、青冈等多地,深入基层一线,详细探访土地确权工作进展。创新的灵感和鲜活的语言离不开记者扎实地采访和深入地调研,可以说,优秀新闻奖获奖作品都是以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作风为基础和前提的。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