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30年4次修订,《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贯穿6个不变

今年是《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颁布实施30周年。30年来,《准则》对引领广大新闻工作者恪守职业道德、弘扬职业精神、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使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闻职业道德是职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新闻职业道德水平,对履行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使命、建设高素质新闻队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新闻事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记协作为党密切联系新闻界的桥梁纽带,一直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职业道德建设的方针政策,高度重视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将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作为新闻战线砥砺道德实践、加强行业自律的重要抓手。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出台

1986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的“在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要求,中国记协立即着手研究制定《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著名新闻记者吴冷西、穆青、邵华泽、郭超人等当时都参与了《准则》的讨论制定工作。

1991年1月19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在中国记协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正式颁布的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内容有8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遵守法律和纪律;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提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国际友好合作。

1991年5月,中宣部发出《关于认真贯彻〈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通知》,要求在新闻战线贯彻执行《准则》,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水平。同年6月,中央纪委发布《关于转发〈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通报》,要求新闻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新闻工作者增强党性,提高政治素质,带头贯彻执行。《中国新闻出版报》将《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颁布列为“1991年我国新闻界十件大事”之首。

30年来,《准则》在制定修订过程中,坚决贯彻“指导性、实践性、时代性”的总要求,遵循政治导向优先、服务受众需求、坚持新闻真实的方向,始终与新闻业发展变革相互推动、相互促进,充分体现《准则》行业引领、行为规范方面的自律作用。

《准则》历经1994年、1997年、2009年、2019年四次修订。

1994年和1997年在保持1991年《准则》总体内容和框架基础上,进行了两次小规模修订。

1994版《准则》结合三年来新闻实践发展,增加“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内容。

1997版《准则》修改“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原则”为“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将“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促进国际友好合作”分别并入“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发扬团结协作精神”中。

2009版《准则》在1997版基础上进行了较大调整,在规范新闻工作者行为方面更具体更有操作性。如首次将“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写入《准则》,明确了新闻舆论工作的服务对象、报道主题和服务内容;深入阐释“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理顺了“正面宣传”与“舆论监督”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详细规定“新闻真实性原则”,有助于在实践操作层面抵制虚假失实新闻;丰富拓展“发扬优良作风”,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勤学习、多锻炼,更好了解社情民意,成为新闻报道的行家里手;增加“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新闻工作者掌握互联网传播技术,提升新闻舆论工作传播力和影响力。

新版《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特点

2019版《准则》共7条31款,相比2009年版的7条28款,内容更加丰富、细化。

《准则》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最新指示要求,引导广大新闻工作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在第一条增加“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人民情怀”等表述。在相关部分增加“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工作取向,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表述。

充分吸收党的十八大以来新闻舆论工作在实践方面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果,适应全媒体时代新情况新变化新要求,体现对新媒体从业人员的规范引导。如强调“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条底线’”;增加“强化互联网思维,顺应全媒体发展要求⋯⋯”的表述等。

深入研究新闻界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规范性要求,注意凸显《准则》发挥行业引领、行为规范方面的自律作用。如强调把真实作为新闻的生命;强调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强调尊重和保护新闻媒体作品版权,反对抄袭、剽窃⋯⋯;强调新闻采访要出示合法有效的新闻记者证等。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对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要求

30年来,《准则》在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发生了诸多变化,但贯穿于其中的主题主线始终未变。

一是强调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这个根本要求。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本质上是党的政治工作,党的新闻媒体本质上是党的政治机关,党性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要求。党的新闻媒体的所有工作,都要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准则》旗帜鲜明强调新闻舆论工作的政治属性、新闻工作者的政治任务,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党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党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支持。

二是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立场。党的立场是人民立场,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党的作风是密切联系群众。立场、宗旨、作风三位一体,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则》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新闻工作者应遵循的第一位职业道德要求,要求新闻工作者把笔端镜头多对准人民群众,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

三是强调坚持新闻真实性这个基本原则。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这既是新闻报道坚持的基本原则、衡量新闻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无论传播手段如何发展、传播格局如何变化,新闻务必真实的基本要求都不会改变。《准则》把“新闻的真实性”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实地采访、现场观察,对新闻事实反复求证、多方核实,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全局全貌,洞察规律本质,确保新闻报道全面客观公正。

四是强调坚持与时俱进这个实践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只有大胆创新,舆论阵地才能守得住,党的声音才能传播得更远。始终改进创新、不断认识规律,是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准则》强调与时俱进,要求新闻工作者保持思想的敏锐度和开放度,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移动化传播趋势,顺应全媒体发展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五是强调遵纪守法这个工作底线。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道德义务,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底线。新闻工作者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笔下有财产万千、人命关天、是非曲直、毁誉忠奸,更要在守法律、守纪律、守规矩方面作表率。30年来,新闻战线不断加强法治意识教育,加大治理突出问题的工作力度,新闻工作者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准则》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增强法治意识,思想上尊崇法治、敬畏法律,行动上学习法律、遵守法律,时刻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自觉在宪法和法律法规范围内进行采编和报道工作,严格遵守采编和经营“两分开”要求,用法律和纪律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

六是强调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个时代命题。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国际传播能力的斗争,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的重大问题。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格局长期存在,需要新闻工作者不断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准则》强调新闻工作者要努力培养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积极搭建中国与世界交流沟通的桥梁,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者为中国记协国内部主任、新闻道德委员会秘书长殷陆君,中国记协国内部行业自律处处长王佳,中国记协国内部行业自律处一级主任科员鲍青)

本文内容转自“传媒”微信公众号,原标题为《卅载四度修订 实施功效卓著——<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发展历程回顾》,转发请注明来源。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