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复兴号奔向“未来之城”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复兴号奔向“未来之城” 参评项目 消息、评论、通讯与深度报道
体裁 消息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李 蓉 编辑 郭瀛潇
刊播单位 《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 刊播日期 2020年12月29日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人民铁道》报一版 作品字数(时长) 900字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2020年12月27日,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对于这个事关“国家大事、千年大计”的重点工程,记者深入践行“四力”,前后跟踪两年时间,深入施工现场20多次,与“开路先锋”摸爬滚打在一起,并肩感受“未来之城”的变化。记者先后采访了上百名建设者、铁路职工、普通百姓和专家学者,制作了多个10万+的全媒体独家报道。从这些丰厚的一手素材中,作者抽丝剥茧、去粗取精,反复打磨修改,最终凝练成这篇900字的“硬消息”。

稿件以首发车50分钟的车程作为时间轴,以沿线车站为空间轴,移步换景,时间、空间从容转换,现实、历史交替穿插,织就了一幅既有现场即视感,又有历史纵深感的新闻图景。现场镜头式的飞白描写、采访对象的鲜活话语、专业数据分析和历史背景介绍,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示了京雄城际铁路的“硬核”实力和全线开通重大意义,勾勒出世界智能高铁的新标杆满载着新时代的幸福奔向“未来之城”。

专家评价说:“在阅读中能深刻感受到记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设立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有关重要论述,读懂它、吃透它,才能下笔如有神。”

全传

媒播

体实

这篇900字的消息在人民铁道、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以图文形式全媒体发布,并在《人民铁道》报头版见报,全网转载共计130多家,其中新闻网站转载30多家、移动新闻客户端转载70多家、其余平台转载30多家。稿件互动性很强,在社交媒体中表现抢眼。在微信、微博上,各地网民纷纷留言向中国高铁致敬。

这是一篇引起强烈反响的“镇版”“刷屏”之作。稿件被人民网、央广网、中国日报、北京日报、中新网、中工网、网易、新浪、搜狐、澎湃新闻等百余家主流媒体转载,全网许多新闻网站及移动端都进行了首页或头条转发,形成广泛的社会传播价值和影响力。该作品在《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2020年度全媒体优秀产品消息评比中获第一。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1.主题重大。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决策、亲自推动。京雄城际铁路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怀的国家重点工程。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大屏幕连线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称赞建设者是“千年大计”的开路先锋。2.小切口展示大主题,立意深远。稿件从老百姓感受入手,以“复兴号奔向‘未来之城’、开路先锋交出满意答卷、京津冀协同发展再添新动能、71项智能化设计彰显中国智慧、交通助力雄安新区成为新的增长极”组织谋划全篇,每一个自然段既精准剖析,又相互补充,全文有血和肉、和谐饱满。3.采访扎实、视角独到、文风清新。尤其是运用新闻当事人的引语,增强了可信度和现场感。在900字的消息里,记者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用群众语言说话,从小切口展示大背景、大主题、大成就、大情怀,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和超级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4.时效性强,信息量大,专业性与新闻性完美统一。稿件信息集纳量多达60多条,主标题高度浓缩、动感十足,副标题新闻性层层递进。虽然有大量的专业数据,但翔实的材料、清晰的逻辑、干净的笔触,使得稿件通俗易懂,做到了专业媒体的专业性和新闻性统一,传播力和权威性俱佳,获得了专业界和新闻界的普遍好评。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1年    月    日

 

 

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71项智能化设计彰显中国智慧

本报雄安12月28日电 (记者李蓉)12月27日10时38分,时速350公里复兴号高速动车组从北京西站开出,奔向“未来之城”雄安新区。几乎同时,雄安站也向北京发出了首发列车。京雄城际铁路全线开通。

“古都北京与‘未来之城’连得更紧了!”在北京开往雄安的首发列车上,京雄城际铁路雄安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杨斌回忆起那一幕,心潮澎湃——2019年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大屏幕连线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向施工人员挥手致意,称赞他们正在为雄安新区建设这个“千年大计”做着开路先锋的工作。

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作为雄安新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京雄城际铁路全长91公里,设6座车站,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搭建起一条高速大通道。

“这是一条超级‘聪明’的高速铁路。”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员赵红卫说,京雄城际铁路应用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科技,智能化设计多达71项,首次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营三维数字化智能管理,树起了世界智能高铁的新标杆。

11时02分,列车抵达大兴机场站。在这里,列车穿过一条长11公里的地下隧道。为最大限度减少震动,建设者们在航站楼下方安装了1232个减震垫。

“在绿色环保方面,这条铁路的创新还有很多。”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康学东正在介绍,复兴号转眼驶入一段长800多米的全封闭声屏障。“列车以350公里时速通过时,这条‘隔音隧道’可以把噪音降到20分贝以下,让附近村民免受干扰。”他说。

“雄安站到了!”11时22分,列车抵达终点。尽管已为雄安站拍摄了10万多张照片,摄影师任双欢此时仍难掩兴奋,“从高空俯瞰,毗邻白洋淀的雄安站,形似荷叶上的一滴露珠。巨大的椭圆形屋顶本身就是光伏电站,每年能为这座亚洲最大的高铁站提供30%的绿色能源。”

雄安站采用站城一体化设计。未来,旅客在这里可“零距离”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半小时到北京、天津,1小时抵达石家庄。

“20世纪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雄安。”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陆化普说,按照规划,京雄城际铁路将与京港、津雄、雄石等多条高铁在雄安交会,必将推动京津冀地区快速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极。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