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世界屋脊的屋脊”通了大网电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世界屋脊的屋脊”通了大网电 参评项目 消息
体裁 文字消息
语种 中文
作  者

(主创人员)

田雪乔 索朗多吉 编辑 张冉
刊播单位 《国家电网报》 刊播日期 2020年12月7日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2版 作品字数(时长) 954字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西藏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前,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雪域高原上的脱贫攻坚战任务艰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变化都牵动着人们的心。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近年来,西藏各级电网加快发展,农牧民群众生活实现了从油灯到电灯的沧桑巨变。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打通了西藏统一电网“最后一公里”,在生命禁区创造了高原电网建设史上新的奇迹,是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重要固边工程和重大民生工程。记者长期关注工程进展,在投运前期赶赴现场,对工程建设者、农牧民群众进行深入采访,将当地人对工程建成投运的深切盼望、通大网电后生产生活的巨大变化通过消息生动具体地呈现给读者,并全面展现工程建设的难点、创新点及效果。

全传

媒播

体实

该消息于2020年12月7日见报,产生较大社会反响,传递了正能量、暖色调,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作为党中央关心西藏人民的一项“德政工程”“民生工程”“民心工程”,阿里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体现了党中央对西藏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是“老西藏精神”在电网建设战线的又一次精彩呈现,再次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消息的刊发与广泛传播让大众对党中央持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坚定决心及行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阿里联网工程是跨越世界屋脊的第四条“电力天路”,建设时间长、难度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建设提供更坚强的电力保障。本篇消息以点带面,从历史纵深挖掘电网建设在推动西藏从落后到进步、从贫穷到富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还关照到工程的后续运维管理,信息丰富全面,文字简洁精悍,可读性强,是一篇好消息。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21年  月日

 

“世界屋脊的屋脊”通了大网电

阿里联网工程正式投运,三十八万农牧民告别缺电历史

记者田雪乔 索朗多吉

本报讯 寒冬来临之际,又一条“电力天路”腾跃雪域高原。12月4日,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结束了阿里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这是西藏电力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西藏自治区统一电网形成。

“父母那代人点蜡烛,我们这代用上电了,下一代就不知道缺电是啥滋味了。”58岁的措布加二十多年前离开老家普兰县到噶尔县狮泉河镇工作,“我在一家银行上班。那时候电不够也不稳。行里备着发电机,可也总坏。我经常自己修。”而如今在普兰县冈仁波齐峰脚下的塔尔钦小镇上,57岁的赤来终于等来了大网电。他开的家庭旅馆8年间增加了近50个房间,但给客人配的电热水壶等电器有时只能当摆设。赤来说:“电不够用,停电了要靠光伏板救急。抽水机有时也带不动,我们要跑很远去挑水,就盼着赶紧通大网电。”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高原上的高原”。这里有壮美的高原风光、悠久的历史文化,却也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此前,阿里地区长期缺电,依靠小水电等电源供电。阿里联网工程可为当地送来稳定的大网电,改善沿线38万农牧民的用电条件,还将促进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外送,加速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造福西藏各族人民的又一条光明线、保障线、团结线、幸福线。

阿里联网工程于2019年9月开工,2020年2月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批复工的重点项目之一复工,并为务工人员提供返岗就业条件。定日县青年次旦曲美在工程中学到了技术,还打算以后买辆吊车再去干其他工程。工程建设共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2678人,零星用工10246人次,采购当地砂石料等物资总金额超过8400万元。

阿里联网工程是继青藏联网、川藏联网和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后,国家电网公司建成的又一项超高海拔、超大难度输变电工程。工程新建6座变电站、1689千米输电线路,总投资74亿元。从日喀则到阿里,工程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海拔53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马攸木拉山。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沼泽地施工等难题,在关键技术攻关、生态环境保护、人员健康保障等方面创新探索,高质量完成建设任务,为高海拔电网工程建设积累了新经验。

工程投运是新的起点。26岁的阿里供电公司员工多布旦是工程新建的220千伏巴尔、霍尔两座变电站的站长,4月份起就为后续运维工作做准备:“这是阿里第一次有22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站。把技术钻透了、本事练硬了,我们有信心运维好联网工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