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4.2万名援鄂“天使”,一人一像!

根据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宣传组的安排,在国家卫健委宣传司、湖北省委宣传部、湖北省文联等部门协助和支持下,中国摄影家协会赴湖北抗击疫情摄影小分队,联合湖北省摄影家协会摄影志愿者、河南省赴武汉疫情防控宣传报道摄影小分队队员,以及在武汉采访报道疫情防控工作的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新闻社、人民画报等多家媒体记者,组成摄影队,为抗击疫情的全国各援鄂医疗队42000多名队员拍摄肖像照。自2月20日启动此项工作以来,近60位摄影队员经过紧张有效的努力工作,目前在武汉的31000多名援鄂医疗队队员的拍摄任务已进入收尾阶段,在湖北各市州的援鄂医疗队队员的拍摄工作也基本完成。

这里刊发的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人民日报记者李舸以“你是我最牵挂的人”为主题,为医护人员拍摄的一组特别的肖像。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内重症护士长、主管护师唐珊

山西省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消化重症主管护师孔娅娅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树东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护师金彩云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脊柱骨科护师李阳林

福建省立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徐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杜厚伟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管护师谢晓娜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科主管护师孟娜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索瑞峰

人们常说,医生和患者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当新冠肺炎感染病人进入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当湖北本地和全国驰援的白衣天使们将自己防护严实进入“红区”,这两个世界便瞬间交融起来。在这个几乎密闭的空间里,他们相守相助,共战病毒,医者仁心希望手到病除,患者祈愿早日康复出院。紧张的工作节奏、重重的救治压力,让他们在共同的努力中结下友谊。

人们常说,医生和患者是两个世界的人。但当新冠肺炎感染病人进入定点医院、隔离病房,当湖北本地和全国驰援的白衣天使们将自己防护严实进入“红区”,这两个世界便瞬间交融起来。在这个几乎密闭的空间里,他们相守相助,共战病毒,医者仁心希望手到病除,患者祈愿早日康复出院。紧张的工作节奏、重重的救治压力,让他们在共同的努力中结下友谊。

在隔离病房,在方舱医院,公开报道的医患互动很多,患者最常见的表达心意方式,就是能与看不清楚面容的她们合影留念。

在每个俗称为“红区”的新冠肺炎隔离病房,都有一两台用于传输工作数据和现场画面的“污染手机”,这被隔离的手机也就成为医护人员留下工作瞬间的重要影像工具。在全民影像时代,患者也会用带进病房的手机拍摄医护人员为他们救治的样子。“红区”里的照片,也让抗疫的第一现场得以更多定格。

走出隔离病房不久的她们,在清洁区的休息空间中,调出手机里为患者诊治、送患者出院或者紧张处理工作的瞬间,利用短短几十秒时间屏住呼吸、摘下口罩,让自己的完整面容与时刻牵挂的患者映现在同一画面内,让这种特别的情感定格为永恒——在为各援鄂医疗队队员拍摄肖像的大工程中,在不影响正常诊疗工作和休息的情形下,既是对医护人员崇高精神和丰富情感的致敬,又能在未来的日子里给曾近在咫尽的病愈者一个重新认识她们的机缘。

当面对摄影师的镜头,不少医护人员能谈及身边患者的详细境遇,能够将他们的苦痛与希望一一陈述,更能够感同身受地为患者焦虚与担忧。

尽管脸上的防护压痕依旧明显,尽管贴在面庞上各种防护胶垫未及撕掉,尽管有长期防护留下的些许伤痕,但笑称“太丑了”的她们,依旧会以肃穆的表情,通过影像隔空与患者心灵对话,为患者真诚祈福。

作为展示一个人精神气质的最佳媒介,在抗击新冠疫情的特别战场上,为每位医护人员留存肖像的摄影,同样是战“疫”行动的“武器”,是战“疫”壮举的载体。(李舸/摄 柴选/文)

本文内容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提供,转发请注明来源。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