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维立体”社会化应急响应体系
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着力推进公共场所配置AED,要求在“十四五”期间达到每10万人配置50台AED,并培训社会公众10万人次,对抢救群众生命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红十字救护员在应急救护和应急救援的第一目击者的作用,有效参与城市大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并成为重要的基础力量?成为成都市红十字会面临的新课题。
目前,成都市红十字会积极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工作,通过技术创新,加大持证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力度,鼓励和支持红十字救护员参与灾害事故的救护救援,服务社区的综合治理,增强城市的韧性和文明程度,先后有76起红十字救护员抢救群众生命的案列,在全国省会城市位居前列。
红十字救护员(包括医务人员)、AED设备是社会急救医疗系统的重要单元,第一时间处置、判断伤情、呼叫高级生命支持,用所学的急救知识给予伤者第一时间的生命支持,是该单元的重要特征。以成都市为例,全市大约有30万名红十字救护员,能够随时随地为社会提供急救服务。
在此基础上,推动红十字救护员和AED的联动尤为重要。根据规划,在公共场所配置AED时,必须重点考虑区域应急救护救援(呼救响应)体系建设,尽可能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比如救护员、社区医院和区域中心医院等,通过科技手段增强呼救效能,提升响应速度,达到快速、高效的急救效能。
本着该理念,成都市红十字会在青白江区弥牟镇白马村、新津区一小、郫都区第三中学和蒲江县尝试物联网技术支持的“一键呼救”。在青白江白马村,利用社区治理“驿站+院落”管理模式,在4个驿站和6个院落配置急救包和响应设施,在分散的老弱病农户安装“呼救装置”,用物联网技术将响应点和“呼救装置”构成区域急救网下的呼救点,一点呼救,区域急救网下注册的救护员以及社区服务中心急救后台管理员均可收到消息,第一时间赶往并给予生命支持,同时急救后台管理员可根据急救伤情上报乡镇卫生院给予支持;在新津区一小,在47间教室安装“一键呼救”装置,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医务室、值班室和所有教室进行互联互通,一点呼救,值班室和医务室都能第一时间响应,医务人员快速提供生命支持。
实现呼救与响应的及时对接,是院外应急救护体系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加强城市院外急救体系建设,着力发挥现有配置AED的效能,必须切实解决“呼救”与“响应”,构建物联网技术下的“多维立体”的呼救与响应应急救护体系,积极发挥现场第一目击者的作用。
在此体系中,第一层级为注册救护员,第二层级为AED救护设施、第三层级为周围最近的社区医院(基础生命支持),第四层级为中心医院(高级生命支持)。一旦患者突发意外,周围群众可通过急救系统(手机端)进行呼救,周围救护员接到呼救指令后快速赶到响应(呼救与响应),判断伤情、呼叫高级生命支持,或请周围群众根据提示取出AED及急救设备及时给予生命支持(包扎或CPR)(生命支持和寻求协助)。取出AED时,设备自动上传点位信息(再次申请协助),120赶到,医务人员判断伤情,按照分诊医疗的原则分别送往社区医院和中心医院(院内救护)。
相比传统院外急救,社会应急救护救援体系具有三重优势。首先,其是围绕公共场所配置的AED建立物联网技术的急救网络体系,管理系统后台可在120急救指挥中心进行后台监管;其次,鼓励红十字救护员和医务工作者在手机端进行注册,可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成为网络中的移动急救单元;三是推动社区医院和中心医院登记注册,成为第三、第四层级的固定急救单元(院内急救),可进一步拓宽服务范围,实现全域覆盖的呼救与响应。
综上所述,只要强化部门协作,整合社会资源,利用科技手段,构建“多维立体”的呼救与响应的应急体系建设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