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力作《地球印记》(之二)
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陈国栋报告文学力作《地球印记》在2022年第8期《人民文学》刊出后,反响强烈。2022年8月5日,《中国矿业报》整版以《走向世界的地质公园》为题做出报道。应广大读者要求,自然资源文学将再用两期来刊出《地球印记》,以飨读者。——编者
地球印记
陈国栋
二、塞北金三角的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大自然的美是客观存在的,需要有志之士、识美之人用心用情去寻找和发现,进而将大自然的美呈现给人们。“田明中领军的团队就是寻找和发现自然之美的使者。”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采访田教授时曾这样称赞道。
七月的内蒙克什克腾旗贡格尔大草原,正是一年中繁花盛开的时节。
二0二一年七月十二日,我随田明中的团队来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人们称为塞北金三角的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
清晨,初升的旭日将笼罩在草原上的薄雾驱散。一朵朵、一簇簇灿烂的鲜花点缀在碧绿的草原上,公路两旁,一群一群的牛、羊、马在悠闲地啃着嫩绿的青草。此时的草原飘散的花草香味,令人神清气爽。
这次团队来克什克腾旗的任务是为接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年一次的再评估,对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进行预评估,查找不足,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是以地域名命名的公园。田明中、武法东教授和他们的团队于二00一年六月进驻克什克腾旗开展地质公园调查、评价、申报工作。二00二年二月,克什克腾地质公园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二00五年二月,成功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随后,每四年都要接受一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再评估。每次的再评估,田明中的团队都参与其中,以确保评估通过。
在野外考察时,我问田教授,从二00一年六月第一次到克什克腾旗,到这次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再评估刚好20年,20年的时间里,你来过克什克腾旗多少次?站在一旁的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张汉民说:我都记着呢,田教授一共来了四十二次。待得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二00八年第一次再评估时,在克旗待了整整一个月。今年,田教授已经是第四次来了,他早就把克旗当作自己的家了。田明中笑着接话:再评估时还得来。
噢!他将克什克腾当成了自己的家,将地质公园建设、发展,推动克什克腾旗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一项事业来做,二十年来倾注了的大量时间和精力。
七月十三日中午,在平顶山冰川遗迹考察科普路线时,远远就看到园区的工作人员在大门口等候。当我们下车时,一位三十多岁的女导游激动地喊:“田大叔可把您盼来了”。
考察途中我问她:“你当导游多久了,怎么与田教授那么熟悉?”这位姓赵的导游说:“当导游有五年多了,我家就在园区附近。大学学的是经营管理专业,毕业后在赤峰打工。因为来旅游的人多了,园区要招考导游,我就考上了。每年田大叔都会来园区考察,有时是陪专家来,有时是带学生来实习。每次来园区,他都会抽出时间给我们讲地学地理知识,讲地形地貌,讲这里的冰川遗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带游客时,他就跟在队伍中,听我们讲地质公园的故事,如果讲得不准确和表述不清楚,田大叔就及时帮忙讲解。送走游客后,他会有针对性地帮我们补上短板,本来今天我是轮休,听说田大叔要来,我就赶来了。”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科普科的阿如罕科长,大学本科学的是英语专业。二00五年,考入地质公园管理局。从二00七年开始就跟着田教授跑野外。她说,田老师是我们克旗的功臣,他走遍了克旗的山山水水,我作为克旗人,很多地方都没有去过,地名都不知道,他知道,许多牧民都认识他。
在克旗,说很多村主任、村民、牧区的羊倌都认识北地的田教授,一点不夸张,在地质公园的建设初期,在村里老百姓家里吃饭是常事。张汉民说。
难怪,旗党委、政府在二00七年授予他“克什克腾旗荣誉市民”称号,因为他是在用心用情帮“家乡”啊!
来克什克腾旗之前,我对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了解不多,跟着田教授跑了四天,知道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分布在多个区域。即,阿斯哈图(有世界罕见的花岗岩石林地貌景观)、青山(壮观的花岗岩岩臼和峰林地貌景观)、达里诺尔(火山地貌景观和湖泊)、黄岗梁(第四纪冰川遗迹和优美的森林景观)、热水(独特的热水温泉资源)、西拉木伦(西拉木伦流域地貌景观)、平顶山(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浑善达克(珍稀罕见的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和乌兰布统(湿地、草原景观以及珍稀动植物资源),整个世界地质公园面积为两万平方公里。
这里不仅有丰富的地形地貌,有类型多样的地质遗迹,第四纪冰川遗迹遍布全旗各地,是古大陆板块即西伯利亚板块与中朝板块缝合处。可以说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是一部地理、地质教科书,也是自然资源、生物多样性的宝库。
就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科学价值和美学视觉的表现形式,我专门请教了田教授。
克什克腾位于赤峰市西北部,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南端山地交汇地带,大兴安岭与燕山山脉在这里相交,南北长两百零七公里,东西宽一百七十公里,因为两大山脉汇集,而构成了多重分界线。气候分界线,暖温带气候与中温带气候在这里分界,是历史上的农耕与游牧的分界线,也是不同民族居住的分界线,所以不同的历史文化都在这里交集,同时这里也是内蒙古高原与辽河平原的交汇处,因而造就了多样的地貌景观,科尔沁沙地与浑善达克沙地在这里交汇,这里有多样的草原景观,干旱草原、湿地草原、沙地草原、林地草原、高原草原。山脉、阶地、台地、高原、河流、湖泊、森林等多种地貌类型,是集花岗岩景观、火山地貌为一体,融温泉、草原、沙地、河湖、原始森林等自然景观和蒙古风情等要素的一座大型综合地质公园。
田明中说,建设地质公园,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然资源的价值,也能够让山更青、草更绿的克什克腾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克什克腾这个美丽的地方,从而带动旅游事业的发展,促进当地的就业。如,地质公园管理局与人力资源部门创办的创业中心,为三百多人提供了就业岗位,主要是手工制作蒙古族的特色旅游产品,而这些人都是年龄大的,有残疾行动不便的。这也是让人们享受自然资源的价值,从而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管理局副局长张汉民,二00四年担任旗国土资源局局长时,就作为主管部门领导组织参与地质公园的建设。他认为建设地质公园要坚持落实三个理念,即保护、教育、可持续发展。
谈起保护,他说,过去,从上到下一味强调经济发展,没有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建立地质公园后,按照规划、条例规定,整个地质公园范围内的资源都在保护之中,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逐渐树立起来了。其实申报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的过程,就是人们转变观念,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过程。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这是根基不能动摇。
而在教育方面,则主要从科学知识的普及入手,地质公园管理局与文旅部门每年都要对导游进行培训,请中国地质大学的老师给大家讲课。平时坚持科普知识进校园、社区、乡镇,让当地原住居民无论老少都树立起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观念。过去,城里、乡村、公路两旁的商业广告牌,现在大都换成了醒目的“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建设绿色家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牌。
在发展方面,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主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地质公园建立前,人们都不知道克什克腾,更谈不上旅游。二00二年、二00五年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后,每年来旅游的人达到两百多万,带动了第三产业的餐饮、住宿、民族工艺品的消费。
位于克什克腾旗北部的黄岗铁矿,是我国长江以北最大的铁锡共生矿山,铁矿石储量达到一点一亿吨,锡金属储量四十四点七万吨。年采原矿三百万吨。由于黄岗铁矿处于地质公园的区域内,自二00三年以来,矿业开发走的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二0一二年被国土资源部评定为绿色矿山。
七月十四日下午,我随团队来到黄岗铁矿,走进矿区,白色的井塔和厂房掩映在绿树丛中,宛如绿海中的白帆。黄岗铁矿的原矿开采分别在两个地下采场进行,在地面上更多是草地、森林。如果不是田教授告诉我,还真看不出来这里有一座现代化的铁矿山。张汉民说:“黄岗铁矿近十年投入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经费达到二点四亿元。真正做到了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建立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园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对核心区进行了围封。对未开发的园区实行禁牧管理,园区内植被覆盖率由地质公园建立前的百分之三十九提高到现在的百分之七十一。
在克什克腾的野外,我看到了田教授和他的团队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每到一个考察点,他都要认真查看标识系统是否规范,科普的文字是否通俗易懂。
我曾问他,“科普知识通俗易懂的标准是什么”?“十二岁的学生能够看明白”。田明中说。
他能如数家珍地将地质遗迹、地形地貌的地质年代,地质成因告诉大家,并与世界各地的年代相同、形状相似的遗迹、景观进行对比。在青山考察时,他给我介绍:在三十六平方公里的园区内分为五个分区,共有一百二十九处景观,其中,特级景观十六处,一级景观五十八处,二级景观二十八处,三级景观二十七处,这里的山顶大型岩臼群、花岗岩峰林、天然林景观、高山草甸疏林景观、野生动物景观、特色植物景观、青山象形石景观及数量堪称国内之最。
我们一路考察,一路分享着田教授及团队多年来的工作成果。如今,地质公园建设已经形成健全完善的运营体系,各园区之间有等级公路连接。这些基础设施和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正是在旗国土资源局、地质公园管理局和田明中及团队的同志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建设的。而在地质公园建设初期,近千个景观大都没有路,隐没在深山丛林之中。
在平顶山考察冰川遗迹时,站在半山腰,仰望着山顶,俯视着下面的沟壑。我问田教授,您这是第几次来平顶山园区,第一次到平顶山开展调查是什么时候?
田教授说:有二十多次吧。第一次到平顶山的时间是二00四年七月上旬。当时,赤峰的一个摄影爱好者叫白显林,听说我来了,就来到宾馆,带来他在克旗拍摄的一些景观照片,让我看看是什么地质背景。看着看着,突然有一组照片让我眼前一亮,我问他,这组照片是在哪里拍摄的?
“平顶山”。
“平顶山在哪”?
在东南方向,距离这里有五十公里左右。
我告诉他,你拍摄的这些景观,是克旗境内新发现的地质遗迹,在地学上叫“冰斗”,属于典型的冰川地貌形态。
送走白显林后,我恨不得马上就去平顶山。
第二天一早,由田明中、武法东、孙洪艳、孙继民(时任旗旅游局副局长)等十多人组成的考察组带着干粮出发了。
上午九时到达平顶山下,在两位村民的带领下,考察组从山的北侧向上攀登,不一会,天空飘起了小雨。考察队员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灌木林中,大约行进了两个多小时,攀登到山顶时,山顶后面有很大的一片草地,各种冰川遗迹展现在眼前,大家兴奋地欢呼起来。
这可是宝贝啊!这次考察的成果,直接证明了中国东部海拔2000米以下的中低山脉发育冰川。而且,冰川遗迹丰富,角峰、刃脊、冰斗等冰川遗迹齐全,各个时期冰川层次分明。这为研究内蒙古高原的环境演化、阿斯哈图石林的成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大家一直工作到夕阳西下,回到山下已是晚上九点了。
中国地质科学院的赵逊研究员闻讯后,于七月底,在田明中、武法东的陪同下登上平顶山,对冰川遗迹进行了深入的考察研究。
平顶山冰川遗迹的新发现及研究成果,是世界冰川研究史上的重大成果,同时,也成为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克什克腾地质公园采访期间,我听到了当地的同志讲了许多田教授的故事。其中,田教授在温泉小镇的饭桌上发脾气的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二0二一年七月十二日晚,我们结束了一天的野外考察,来到距离旗政府所在地的经棚镇三十公里处的温泉小镇。二0一0年自然资源部将温泉小镇评为“中国温泉之乡”。小镇的面积有二点四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两千多人。常泡温泉对人们的健康医疗非常有效,故有“自然之经方、天地之良方”的美誉。在温泉小镇的地质公园科普解说牌上有这样一段话吸引了我,“克什克腾热水温泉被誉为圣水、神泉,史载清康熙皇帝曾到此沐浴,至今仍保留康熙浴井遗址。地下热水赋存于花岗岩体的构造裂隙中,温泉水温高达八十三摄氏度,泉水中含有氟、氡等四十七种微量元素,是一处优质温泉。常洗温泉能使人容颜娇美、思维敏捷、身体强健”。
有独特的热水温泉资源,加上有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条使用蒸汽机车做牵引动力的集通铁路干线从小镇南面经过,每年冬季举办的克什克腾国际蒸汽机车摄影节,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驻足。
晚饭前,迎着夕阳的余光,我到小镇上遛了一圈。三0六国道横穿小镇,雨后的乌梁苏台河水由东向西流淌而过,河岸南边是一片典型的欧洲特色民居,北面是民居、酒店。我数了数温泉宾馆、温泉酒店、温泉公寓有三十多家,还有四五家挂着“温泉疗养院”的牌子。
晚饭时,大家凑在一起边吃边谈野外考察的收获。这时,张汉民问田教授:“还记得二0一四年五月,您在这里发脾气的事吗?”“当然记得,开发商为此减少了损失,他还应该感谢我呢。”田明中说。
随着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知名度的提高,来温泉园区的旅游者越来越多,外地的开发商也纷纷前来投资建酒店。为此,在地质公园管理局局长、分管国土规划和城建工作的副旗长杨宗仁的主持下,克旗政府召开了温泉小镇建设规划专题会议,当时规划提出,酒店、公寓的楼层高是二十六层,而且规划即将颁布执行。
当时,田教授来考察住在温泉小镇。晚上,杨宗仁宴请田教授,还按蒙古族的习俗杀了一只羊。落座后,杨宗仁将温泉小镇建设二十六层高楼的规划向田教授介绍。田教授说,“我前几天到克旗就知道了,温泉园区在地质公园的区域内,温泉热水资源要可持续利用,就要保护好,在保护中合理开发。你们的规划中,提出建二十六层的高楼,实在不科学,不仅遮掩了天际线,温泉小镇的特色也会丧失殆尽。你作为分管旗长,不研究城镇发展趋势,大楼建那么高,就是一堆水泥、钢筋的堆积。”说完非常生气地站起来就要走。张汉民就打圆场,“羊”都杀了,马上就上来了。田教授说:“羊没有罪”,你这个姓杨的旗长有罪”说完便走了。
田教授的一席话,杨宗仁可真的听进去了。
回到旗里,他就重新主持召开会议,将温泉小镇建设规划的楼层高度从二十六层改为十六层。
这一改,虽然开发商因此减少了开发面积,但温泉小镇的特色得以保留。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第二天一早,小镇的清晨格外的静谧,居民的院门都还紧闭着。我沿着小镇滨河路从西向东走了一公里,来到了坐落在小镇东面入口处的嘉源国际有限公司开发的楼盘,当时就是这家公司提出要建二十六层高的大楼计划。
在现场我看到,原来规划建设的五栋温泉公寓,只建了二栋,楼层都是十六层,其中一栋的外墙已贴好瓷砖,另一栋刚完成封顶。经询问得知,因资金不到位,加上市场不景气,后续工程几乎停滞了。
难怪,田教授说,开发商减少了损失,应该感谢他。看来,田教授一直在关注这事呢!
三、大兴安岭丛林中的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
在祖国北疆大兴安岭山脉中段,有一座美丽的边境旅游城市,这就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阿尔山市。阿尔山的全称为“哈伦阿尔山”,蒙语的意思是“热的圣水”。
山的秀美与热的泉水是阿尔山的两张靓丽名片。
中生代以来,这里发生了多次火山喷发事件,形成了今天的阿尔山火山群,仅火山口就有四十七座。温泉群中,一泉热气腾腾,温度达到四十摄氏度,而相距三十厘米的另一泉温度仅是二摄氏度。冷热水共存实为一大奇观。因地质遗迹规模壮观、类型多样,且保存着原始状态。建设以火山地貌和神奇独特温泉为主要特色的地质公园,这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独特性、典型性。
二00二年十二月,阿尔山地质公园被批准为内蒙古自治区区级地质公园,二00三年十二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二0一七年十一月,晋升为世界地质公园。
阿尔山世界地质公园由天池园区、温泉园区、哈拉哈园区、好森沟园区组成,面积为三千六百五十三点二一平方公里。
从二00三年三月到二0二一年,在北地地质公园建设团队的倾力相助下,阿尔山地质公园的名声享誉国内外。
为迎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四年一次的再评估,二0二一年八月十九日至八月二十四日,田明中的团队再次来到阿尔山地质公园。
因为受全球疫情的影响,二0二一年世界地质公园的再评估的现场考察改在线上进行。所以,团队来了八个人,其中三人负责拍摄视频。具体的工作任务是:将阿尔山地质公园自二0一七年十一月,成为世界地质公园以来,在典型地质遗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对公园内保存的历史文化遗址,制定相关管理条例进行保护的情况,人才引进及培养情况,科学普及状况,科学研究项目的实施及成果,地质遗迹科考路线的设置,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公园的所有标识系统、刊物、网页、教育及宣传材料等建设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并拍摄成视频。
阿尔山市西部与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国境线长达九十三点四三公里。发源于大兴安岭的哈拉哈河,宛如一条飘扬的彩带,镶嵌在阿尔山七千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并且将多个湖泊串联起来,构筑成一幅天然美丽的画卷。
在随团队跑野外期间,我还看到在这片神奇美丽的热土上,深深地刻印下了二战期间,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
到达阿尔山的当天,在进市区时,一座年代已久的老式火车站映入眼帘,我好奇地说:“这个火车站可有些年头了”。一旁的阿尔山地质公园管理局科普科副科长于洪志说:“这是当年日本人为掠夺大兴安岭的林木资源修建的。”
日本人也到过这里?
到过,而且在西郊还修了火车编组站,在五岔沟林区修了隧道、飞机场。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于一九三二年二月侵占了东三省,同时将魔爪伸向阿尔山林区,修建铁路和军事工事,肆意妄为地砍伐哈拉哈河两岸的原始森林。日本关东军一0七师团司令部就设在五岔沟,为从北部进攻苏联作准备。
日本侵略者的强盗行为遭到我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顽强抵抗,阿尔山地区也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战场。
八月二十四日下午,我随团队在五岔沟林场的好森沟“麒麟峰”考察时,在密林深处,看到了一块写有东北抗日联军在好森沟休整的石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东北抗日联军直属教导队、骑兵十二团,在呼伦贝尔草原与日军展开多次激战,打死打伤日军数百人,救出了在林区被日本关东军抓来的两百多名劳工。因部队频繁的作战,加之减员严重。抗日联军参谋长冯志刚、政治部主任王钧率领部队来到山高密林的好树沟进行短暂休整后,就在阿尔山的密林中与日军周旋。
回到北京后,我与生态作家李青松谈起东北抗日联军在阿尔山与日军作战的这段历史时,李青松说,在阿尔山的哈拉河两岸,还发生过亚洲历史上的第一次坦克战,史称“哈拉哈河战役”。
这场战役爆发于一九三九年五月四日,至同年九月十五日结束,历时一百三十五天。
如今,八十多年过去,蓝天、碧水、火山和勤劳的阿尔山人民,谱写了阿尔山美丽的自然生态乐章。草原、森林、温泉,地质遗迹合奏出阿尔山独特的交响曲。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的相继建立,让阿尔山的山水之美走出大兴安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而谱写阿尔山美丽的自然生态乐章的人群中,就有北地的师生们。
从一九九九年,阿尔山申报自治区地质公园时,于洪志就一直在国土资源局、地质公园管理局工作。二十多年来,对于地质公园的建设和所取得的成就,阿尔山的变化,他是最有发言权的。
在阿尔山考察期间,我与他进行了二次深入的交流。
二00二年三月,阿尔山准备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推荐,田明中、武法东教授和研究生孙洪艳来到阿尔山对地质公园的申报进行前期科学考察。
当时,阿尔山的路况非常差,没有柏油路,在深山密林中有路的话,也是过去伐木工人修筑的简易小道,而跑野外的车是国土资源局的一辆北京212吉普车。那段时间里,大家每天早出晚归,寻找有价值的地质遗迹点,因为路况太差,几乎每天都会发生车胎被扎破的情况,最多的一天车胎被扎破四次。
通过前期的科学考察,一个以温泉水、火山口为切入点的调查评价方案形成了。
二0二一年八月二十一日下午三点,我随团队来到了被人们称为地质公园最美景观之一的“玲珑仙女池”——地池。
我们乘车直接到达地池景区的大门口,下车后,王璐琳副教授带着二位同学在景区大门处拍摄视频。我沿着木板铺设的弯弯曲曲的景观路走了一百多米,就看到了地池的全貌。
此时,俯视着被四周树林簇拥着的地池,平静的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周边的树林,林中小鸟愉悦的鸣叫声不绝于耳。湛蓝的天、棉花状的云朵、平静的池面、四周的森林、林中的小鸟浑然一体,多么美的风景!
处于兴奋中的我,按耐不住地围着地池边缘绕了一圈。
地池,呈椭圆形,长一百五十米,宽一百米,面积为一点二五公顷,水体深度在三十九至五十米,水面四周为致密坚硬的玄武岩。这是在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熔岩湖,后期陷落形成的破火山口的基础上,因积水而形成的湖泊。形成时代为晚更新世,距今约十万年。这种形态的火山口湖在我国的其他地方还未发现。因像一个娇柔而又优雅的姑娘,所以它又有了“仙女池”的别称。
而发现和评价地池这一景观的正是田明中的团队。
二00二年九月,大兴安岭正是层林尽染、满目秋意正浓时。根据一比二十万的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林场工人描述在天池附近见过一个池子的线索,田明中和他的团队,在阿尔山市国土资源局的张科宇、于洪志的引导下,去寻找图幅上标注的水池点。由于图上的比例尺是五万分之一的,与实际点位相差很大。当时四周都是沼泽地、灌木丛,水草长得有半个人那么高,寻找了二天也没找到。
从安全考虑,考察组的八名同志,分成四个组,带着地形图、GPS,排成一条线,从西向东方向小心翼翼探索前行,同时将寻找的路线标注在图上。
从上午九点到中午一点,大家在布满水草的沼泽中艰难推进了三公里。还是于洪志所在的小组首先发现有个凹下去的湖面。于洪志大喊了一声,“找到了。”听到喊声,相距不远的其他三个小组,很快就汇聚在一起。大家俯视着低于地面五米左右湖泊,那高兴劲就甭提了。
这可是几天来收获的重大成果啊!
其实早在三个月前的暑假期间,田明中、武法东教授就带着十六个北地的研究生,在阿尔山的深山密林中连续工作了十五天,对驼峰岭天池、双沟山天池、月亮池、火山堰塞湖、杜鹃湖、火山锥等地质遗迹点进行了调查。这次考察又发现了地池,给编写地质遗迹目录提供了新内容。
二00三年三月,北京的草地已开始泛绿,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地处大兴安岭的阿尔山却还是冬天的景象,冰雪覆盖的大地看不到一丝的绿意。
为了准确掌握天池、地池水体的深度,趁着湖面上的冰雪还未融化,田明中一行十多人,扛着钻机穿过山林、沼泽地,分别在天池、地池布设钻孔实施机械钻探。通过钻探取出岩心现场分析,如果岩心呈冰块状时就继续钻探,同时取样分析水质,直到穿过冰冻层,取出的岩心呈泥土状时表明是到了湖底。
二0二一年八月二十七日上午,我在北地校园里采访孙洪艳副教授时,她给我看了一张照片,照片中,田明中、武法东等三人坐在冰雪地上,啃着方便面,田明中的脚旁有一个小暖水瓶。
孙洪艳说,这是二00三年三月,在阿尔山天池钻探测量水体深度时,中午大家啃方便面的照片。当时只带了一个小暖水瓶,大家都谦让给田老师。
当时老百姓中有个传说:“早些时候,北京来的科学家测量天池的水深时,放了三百多米的线都没到底”。
这可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为准确掌握天池的深度,我们十多个人,从上午九点开始工作,按照五十米的间距布置了三个钻孔,到傍晚五点完成了三个钻孔的取样工作。经取样得到了天池水体的最深处是两米,平均深度为一点九七米。孙洪艳说。
我围着地池走了一圈后,就坐在景区的木椅上欣赏眼前的风光美景。于洪志手指着三十米外的几棵大树对我说,当年钻测地池深度时,因为地池表层有冰裂现象,田教授担心出意外,就将安全绳拄在我和李团结、储国强的身上,绳子绕在树干上,他拉着绳子一点一点地将我们放下去了三十多米,打完三个钻孔取完样后,又将我们一个一个拉上来。储国强是田明中教授在北京招收和第一个研究生,现在是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的研究员,他曾多次赴北极和德国进行冰川与火山湖泊的考察与研究,具有丰富的野外考察经验,尤其是对火山湖泊的测量与样品采集。
说完就带着我来到树旁,指着其中的一棵树说:“就是它,当时还没有这么大”。
我觉得挺有意义的,都过去了这么多年了,于洪志还记得这么清楚。于是我就以这棵树为焦点,地池水面和另外几棵树作为背景,用手机拍了二张照片。晚上见到田教授时,我将手机递给他,“还记得这棵树吗”。“当然记得,这是阿尔山地质公园起步时的事,快二十年了”。看到照片,田教授也触景生情了。
谈起当年北地地质公园建设团队在阿尔山所做的工作时,于洪志回忆说,地质公园的建设从二00二年开始起步,当时没有公路、没有电,工作、生活条件非常差。因为穷,没有经费保障,学校的老师用自己的项目经费,帮助我们建设地质公园。
二00二年,孙洪艳初来阿尔山时才二十五岁,性格开朗,做事干脆,一天的工作没干完就不休息。当时,她是小组长,带着几个学生,什么事都冲在第一线。
二00三年九月,在三潭峡测量水位时,因为没有路,她就站在哈拉哈河岸边定点,脚下一滑,就在落水的瞬间,她将记录本和GPS扔在河岸上。我赶快跳下去,将她拉上来,她全身湿透了,当时气温只有十多度,她到车上换了衣服又接着干活。
在大兴安岭林区开展野外工作,一是要做好防护,尤其是森林里的蜱虫(林业工人称为草爬子)对人的危害最大,它一旦进入人的身体就吸人体里的血,死亡率极高。每年的四至五月份,正是蜱虫的繁殖季节。在调查阿尔山地质遗迹期间,尽管他们做了保护措施,但每次从野外回到驻地,首先要清除这些爬在身上、头上的危险小动物。
在林区开展野外工作,需要有丰富的野外辨别方向的能力。森林茂密,往往看不清地形地物,分不清东南西北,最容易迷失方向,这就需要每一个人都必须具有很强的辨别方向的能力。每到一处,田教授结合现场都要给学生讲解野外生存能力,讲解野外求生办法。
田明中的团队每次出野外都有工作计划,计划详细到每一天的具体工作任务,并落实到人。一天的工作任务没干完就不休息,我在阿尔山的五天中算是体验到了。
为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每天往返于工作区域与住地的时间,团队干脆就住工作区域内天池镇上原林场废弃的家属楼的土炕。
八月二十一日一早,团队一行就驱车来到地质公园景区大门口的游客服务中心,核对地质公园的宣传展板、标志牌的中英文说明。
随后又赶到乌苏浪子湖,这是因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口湖,四面环山,水域面积一百三十五公顷,是大兴安岭林区罕见宽阔湖泊。工作结束时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大家又驱车一个小时来到天池镇,吃饭时已经是二点多了。接着又赶到地池、石潭林两个地质遗迹点开展工作,回到宿营地——天池镇已是晚上十点。
八月下旬的大兴安岭林区,白天,天高云淡,气温在二十摄氏度左右,而在夜里,气温却在零度左右,睡觉时得使用电热毯方能入眠。
第二天上午九点多钟,大家就来到了位于摩天岭的高山火山锥的底部,开始沿着石板台阶一步一步向山顶攀登,接近山顶时,裸露的火红色的玄武岩,让我感到“真”火山口的存在。
登上山顶,一座黑色的石碑上刻着:高山,海拔一千七百一十一点七米。此时,站在阿尔山的海拔最高的山巅,眺目远望,林海涛涛、星罗棋布的湖泊、形态各异的火山及弯弯曲曲的哈拉哈河尽收眼帘。
高山火山锥属复式火山锥,为火山多次喷发而成,形成时代为全新世,距今约十二万年。锥体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四平方公里。火山锥体之高大,在我国玄武岩火山锥中实属罕见。
待全体成员都登顶后,便开始核对资料、讲解、拍摄视频。此时,无人机也飞出去了,在周围五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对不同类型的火山锥、地貌进行拍摄。
下山后,我们又分别考察了天池、龟背溶岩地质遗迹点,回到天池镇时,天空已布满了星星。
八月二十三日,全天,我们分别到了杜鹃湖、好森沟、麒麟峰、天河峡谷、五岔沟林俗陈列馆、五岔沟黑木耳养殖园区、鹿园、白狼镇桃园度假新村、白狼镇桦树博物馆等十一个与地质公园评估有密切关联地点开展工作。就这样的连轴转,连吃中午饭的时间都没有,只好与晚饭合并了。
程荣山说,阿尔山地质公园的许多地质遗迹、景观,都是田老师的团队考察研究后命名的。阿尔山地质公园走出大兴安岭,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北地持续的鼎力相助分不开。二0一六年,在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关键时候,北地推荐王璐琳博士来阿尔山任挂职副市长一年,分管地质公园建设,代表阿尔山地质公园参加世界地质公园大会,并在大会上作演讲,宣传阿尔山地质公园。二0一九年冬,阿尔山搞了个冰雪节,来了八万多游客。
阿尔山市政协准备将北地公园建设团队的工作纪实写出来,让他们的事迹和精神与阿尔山的山川河流同在。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陈国栋,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大地文学》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级研究员、文学创作中心主任。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中国报告文学》《黄河》《大地文学》等发表报告文学、散文、评论150万字。
责编:高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