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遍受益的改革 ——上海浦东7000余户市场主体通过确认制办理登记
日前,东芝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通过自主公示,完成了监事备案登记。今年3月15日以来,上海市浦东新区持续深化实施2022年颁布的首部浦东新区法规——《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通过从行政许可到行政确认的重大调整,迈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为激发市场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了解,《若干规定》在准入条件上,将“商事登记由政府赋予企业市场主体资格和一般经营资格”调整为“对投资意愿真实性的确认”。这一表述调整的背后是商事登记理念的重大变化,明确登记机关依据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对市场主体的主体资格和登记事项予以认定并公示,最大限度将经营自主权交还市场主体和市场,准入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此次监事备案登记的东芝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的投资方为东芝电子元件及存储装置株式会社,在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半导体和存储等产品销售中心和研发基地。目前,东芝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东芝半导体及存储产品在亚太地区的销售工作,在中国有7家分公司,客户覆盖华为、中兴、联想、腾讯、阿里巴巴等知名企业。此次因企业管理层调整,急需变更监事。企业在完成自主公示的第二天就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海)中查询到了新监事的信息。
以往,市场主体在修订公司章程或内部高管人员出现变更时,均需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备案登记。《若干规定》推出后,“将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市场主体登记联络员以及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文件送达接受人”等系列高频备案事项调整为“市场主体自主公示”事项。目前,市场主体在相关事项变动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可自行在“一网通办”平台填报调整信息,无需再向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备案登记。
原启生物科技(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生物医药企业,主要从事肿瘤免疫治疗新药的研发工作,已先后获得多轮融资。今年4月初,因经营发展需要,企业急需密集调整股权架构及经营范围。但当时恰逢疫情防控期间物流管控,16名股东分布在全国各地,已经签署的文件无法在第一时间快递至企业。经向登记机关工作人员咨询,企业立即按照确认制的要求,在免于提交股东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等材料的情况下,5月至6月间连续完成3次股东变更和1次经营范围变更登记。
国内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微创集团已扎根张江高科技园区发展20多年,其主要业务涵盖心血管介入产品、骨科医疗器械、糖尿病及内分泌医疗器械、电生理医疗器械、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神经介入产品、外科手术等领域。近日,微创集团旗下的企业微创心导(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顺利落户张江。微创心导(上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进一步夯实、提升微创集团在心血管介入产品领域的研发创新优势。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微创集团对于该企业的设立时间节点有着迫切需求。在登记机关的指导下,该企业直接按照确认制要求办理业务。在执行过程中,该企业填写的表格更加简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外商投资企业法律文件送达授权人等任职授权材料不再需要另行提交,企业在提交申请材料当天就领取了营业执照。
为助力企业抢抓发展新机遇,《若干规定》还首创性提出,在股东登记确认环节不再收取转让协议;除法定代表人(执行事务合伙人、投资人)登记外,办理住所、经营范围等事项变更时,不再收取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等文件,相关内部管理材料由市场主体自行留存备查。后续,登记机关则针对相关留存文件的合法性、准确性、完整性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督促指导市场主体强化主体责任,依法经营管理。
据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浦东通过确认制方式共受理登记各类市场主体7000余户。市场主体登记行为从行政许可走向行政确认,自主公示,以及市场主体设立、变更登记的全程网办。这些政务服务理念的迭代更新,不仅为企业提供了方便,也释放了行政资源,优化了登记机关的权限和程序,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能,是“放管服”改革的一次良好实践。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