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冲刺吧,1193万名考生!

6月6日,湖南省衡阳市新民中学高三学生携手出征。曹正平 摄

6月5日,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高级中学考点附近,学生正在进行核酸检测。韦豹 摄

6月5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第六中学,考点医务人员模拟考生在入校出现体温异常时进行体温复检。丁根厚 摄

又是一年高考季。2022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达1193万人,比去年增加115万人。

高考是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工程,不仅肩负着万千家庭的殷殷期望,也直接影响着万千学子的人生走向。

强化落实各项防疫举措、营造良好考试环境、优化考生综合保障服务……有关部门和各地坚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高考工作,全力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温馨高考”。

抓住考试管理,挂上“平安符”

结合今年的形势特点,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研究制定一系列工作举措,指导各地进一步完善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规范管理,切实维护高考公平公正。

——切实加强考务管理,提升应急处突能力水平。细化完善考务工作规范,严格规范操作规程。指导各地进一步细化落实试卷印制、运送、保管、分发、回收等各环节措施,加强全流程监督检查,落实联防各项措施,确保试题试卷安全生命线。

——严厉打击考试舞弊等违规违法行为。会同公安部等部门持续保持对助考犯罪活动的高压打击态势,深入开展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会同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活动,指导各地强化人、物、技三防措施,加大考试考生入场检查力度。

——持续扎紧制度笼子。指导各地各高校切实加强考试招生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工作责任,严格执行政策规定,严格遵守“30个不得”、8项基本要求等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执行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坚决打击和治理高考移民等违规行为。

高考是广大青年学子实现梦想的起点,确保高考公平公正的务实举措不能缺位,必须“硬核”。

入闱命题、试卷制卷、运送保管、分发监考、阅卷评卷……每一个关键环节的工作都要慎之又慎、细而又细,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各地为保障高考公平公正,频出实招。

把安全保密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广东要求各地各校强化部门协作机制,联合集中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

继续实行考生接受金属探测器检查,河南全省各个考场采取无报警声响的“无声入场”,若考生穿戴含金属的衣服、鞋子、饰品等,则会“警铃”大作。

全面加强考生进入考点、考场的安全检查力度,广西要求各考场采取视频监控、金属探测、身份识别、无线信号屏蔽、无线隐形耳机探测等多种科技手段严防考试违纪作弊行为,在考生进场前严格实行两次安检。

抓实疫情防控,织密“健康网”

为积极应对当前疫情形势,保障广大考生、考务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精心制定高考组考防疫操作规范,加强和完善组考防疫措施,开展防疫工作培训。

——科学精准制定组考防疫工作方案。指导各地认真研判疫情和学生情况,分类做好考点考场安排,确保考生“应考尽考”。

——强化落实各项防疫举措。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指导各地精心制定高考组考防疫操作规范,加强和完善组考防疫措施,开展防疫工作培训,严格考点考场环境消杀,严格考生入场体温检测,强化考点人物同防,完善应急预案,切实保障考生和考务人员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及时协助滞留外省考生做好返程安排。针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指导各地全面、及时摸排和掌握在本地报名参加高考的滞留外省考生情况,主动与考生加强联络,积极协助考生返回报考地备考。

各地周密制定组考防疫方案预案,抓细抓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蓝底白字的告示牌,红色的引导线,遮阳伞下铺着红地毯的考生通道……与往年相比,北京市东直门中学考点门口的考生通道多了两条。考点负责人、北京东直门中学校长熊劲介绍,多设计一条考生入场通道,是为了保证考生经过身份验证和体温筛查后可以间隔安全距离,同时迅速进入考场避免考点门口人群聚集。而一旦发现有考生体温出现异常,另一条通往备用考场的通道随即启动,实现与普通考场的物理隔离。

广东对所有考生实行考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通过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微信公众号,每日申报个人健康情况和行动轨迹。从高考前14天到高考结束前,考生应减少外出,原则上不再跨地区流动。

天津设立了常规考点(含常规考场和备用隔离考场)和重置考点(医院考点、隔离考点、独立考点),确保考生“应考尽考”。考生可将消毒纸巾等个人防护用品带入考场,考试期间应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

抓细考生服务,撑起“温馨伞”

为加强对考生的指导辅导,各地各校多举措优化教学安排,保障毕业年级有的放矢地复习备考。同时加强对考生的心理辅导,帮助考生缓解焦虑情绪,最大限度激发潜能。

5月26日,天津市蓟州区教育局联合区融媒体中心推出2022年“家有考生”直播系列活动,从考前心理调节、考前复习、答题技巧等层面“号脉开方”,为家长考生支妙招。

青海西宁组织本地名师推出各学科中高考复习备考专题讲座两期共27节,指导考生进一步做好复习备考,最大限度减少因疫情防控对复习备考的影响。

山东青岛胶州市第一中学安排心理教师走进教室,帮助学生释放压力。针对个别学生出现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心理教师“一对一”地进行个体心理辅导。

如何保障广大考生在高考期间有一个安静的学习、考试和休息环境?

陕西西安加强高考期间噪声污染管控,在考点周围500米范围内,全天禁止施工作业,严禁机动车鸣笛和其他各类产生噪声扰民的行为。

河北唐山精心落实好“安全路”与“干净区”,安排足够警力护航送考,确保行车安全顺畅,同时确保考场及周边干净、整洁、安全、安静。

此外,各地各校还加强了对考生的关心关爱工作。关怀相伴,温暖常在。

为加强对高三寄宿生的人文关怀,河南省实验中学严格保证他们的就餐质量,同时延长了澡堂供水时间,确保他们在课余时间随时能洗上热水澡。学校还要求班主任、生活教师及时了解并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

深圳福田中学高三学子日前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必胜派对”。福田中学副校长郭炎平身穿印有“逢考必胜”字样的红色T恤,戴着锦鲤头套来到高三班级,化身“锦鲤”为学生们送来寓意“必胜”的披萨和奶茶,让学生们感受到意外的惊喜和祝福。

……

向着美好未来,冲刺吧,1193万名考生!

(统稿:本报记者 王阳 高毅哲 采写:本报记者 施剑松 陈欣然 刘盾 周仕敏 张利军 冯丽 周洪松 徐德明 孙军 通讯员 陈丽娜 宋文峰)

责编: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