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 攻坚颠覆性技术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
为提升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方向前瞻布局能力,近日,科技部面向全社会广发“英雄帖”,重点征集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产生重大突破,并能够带来产业升级换代或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颠覆性技术。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建议征集工作的通知》提出,颠覆性技术作为一种另辟蹊径的革新,具有重塑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消费模式的革命性意义,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哪些是颠覆性技术
“我国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和国际经贸摩擦的双重压力下,如何通过加大基础研究力度,促进新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从而形成更多具有技术弯道超车、经济格局重塑的颠覆性技术,是实现经济双循环格局的重要科技创新抓手。”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办公室主任刘群彦说。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记者表示,颠覆性技术一定是具有产业变革和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领域,除了要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更要突出科技的长远发展趋势。“只有看到不足、差距和对未来的预期,我们才会有持续前进的动力源泉。”
而对于何种技术可以称得上颠覆性技术,记者注意到,今年7月科技部发布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组织方案》中提到,颠覆性技术是“可改变游戏规则”的创新技术,以创新思维为根本,开辟新型技术发展模式,在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将超越原有技术并产生替代,具有另辟蹊径改变技术轨道的演化曲线和颠覆现况的变革性效果。
从技术角度看,是以科学技术的新原理、新组合和新应用为基础,开辟全新技术轨道,产生突破性的创新技术。
从产业角度看,应与产业结合紧密,通过形成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模式,利用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换代,改变行业主流产品和市场格局,推动相关产业乃至全球经济的革命性、颠覆性进步。
同时方案提到,大赛重点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未来网络与通信、生物技术、新材料、绿色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交叉学科等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技术领域。
颠覆性技术有多硬
“相较于硬科技通常包括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等,颠覆性技术常常需要解决的是基础理论、基础科学、应用基础科学等问题,需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市场前景广阔。如量子计算将颠覆整个信息基础设施,市场规模巨大。”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科技创业研究室副主任金爱民说。
“颠覆性技术强调对市场、产业乃至经济方面所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以智能装备、工业母机、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基因编辑、氢能源、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具有极高的技术门槛和壁垒,难以被复制和模仿,可能催生大批新兴商业模式和新型的产业领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规模,足以对经济发展轨迹和人类文明改善产生重大影响。”刘群彦说。
刘群彦认为,通常意义上的颠覆性技术,是指能够起到改变交易模式、重塑市场规则或形成产业新格局的技术,其基本特点是通过改变和重塑起到“颠覆传统”的效果。
“比如,氢能源的开发利用就是一个万亿级的产业规模,也可以说是未来的终极能源,就说储运环节的超低温液氢存储设备、超高压工艺装备等,希望我国加大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基础上的研发投入,补齐我们各产业链客观存在的短板、缺失环节。”祁海珅说。
祁海珅同时表示,我国需要发挥数字技术的优势,实现数字技术与基础研发的融合,配合有效的激励机制,“精准研发、精准施效”,提升科技研发的效率、研发产出率,规避以往的粗犷型投入造成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问题,保证我国科技研发长久性可持续发展。
“先进技术驱动产业发展,要经过反复迭代升级,才可能稳定和成熟,这一切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需要科技工作者不断努力才能做到由量变到质变,最终形成颠覆性技术变革。”祁海珅说。
央地齐发力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有关推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政策争相落地。2016年发布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中就提出“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有类似表述,未来将在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在科教资源优势突出、产业基础雄厚的地区,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供给。
2020年12月,为加强对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北京市政府、科技部和北京新曦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会合作组建设立北京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北京颠覆性技术创新基金首期规模1亿元,其中,科技部出资2000万元,北京市出资2000万元,新曦基金会出资6000万元。力争3-5年将基金规模扩大至10亿元。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公布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 12 所学校入选。首批建设高校要瞄准未来 10-15 年的前沿性、革命性、颠覆性技术,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技术创新领军人才。
今年7月发布的《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谋划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三代半导体、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柔性电子、深海空天、北斗与地理信息等颠覆性技术与前沿产业,加快跨界融合和集成创新,孕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当前,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我国只有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法,在颠覆性技术方面取得开创性成果,才能抢占国际科技竞争的制高点。科技部发布征集通知,是希望全社会的智慧来预判哪些领域会出现颠覆性技术,国家来提前谋划布局。”金爱民说。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肖尤丹对记者表示,颠覆性技术的识别与判断,本质上是特定技术对科技及经济社会、人类行为等颠覆性影响的预判和评价,这在技术发展过程中是极为困难的。这既涉及对科技之间的关系、科技发展规律与例外的认识,还涉及科技与社会、科技与市场等复杂外部关系,此外,其他影响某项创新技术作用发挥范围的因素更是复杂多样。
“因此,对于颠覆性技术的判断往往都是事后的,也因为这个特点,敢于尝试、勇于挑战、打破成规的技术创新都有可能孕育和产生颠覆性技术。”肖尤丹说。
肖尤丹认为,发展颠覆性技术是着眼当下方兴未艾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培育当下和未来国际创新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同时,发展颠覆性技术也是着眼我国科技发展从跟跑向并跑、领跑发展,从点上突破向面上突破升级的现实,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客观发展要求。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