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永恒的红色记忆 ——“学党史悟思想·红土地上践初心”中央媒体赴赣州学习调研活动见闻

江西于都,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1934年10月,8.6万名红军将士夜渡于都河,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据统计,于都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8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人。在于都,用长征、红军命名的设施不胜枚举,关于长征、红军的故事代代相传,以长征、红军为主题的旋律家喻户晓。

走进这片土地,走进这里的人民,便走进了那段珍贵的历史。

奉 献

“倾其所有,倾其所有,倾其所有。”讲起当年村民为红军筹粮的故事,74岁的老人刘志俊一连用了三个“倾其所有”。

1934年10月初,红一军团接到命令,向于都境内移动,于11日到达段屋、宽田地区。红一军团十五师从石城撤离战场,于12日到达集结地域。军团部设在段屋乡铜锣湾,全军团在此休整补充6天。

“红军缺什么,我们就奉献什么。当时知道红军缺粮,我们村的村代表率先拿出自己家的1000多斤粮食,之后仅用了一天时间,全村90多户就筹到2万多斤粮食。”刘志俊说,“有的村民只留下了极少的口粮,余下的都拿去支持红军。”

村民们高涨的筹粮热情不难被理解。“虽然红一军团在铜锣湾只停留了短短几天,但和村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总是从村民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比如觉得住在村民家中可能带来不便,就会主动提出住在院子里,还帮助村民挑水劈柴,挖了一口‘革命井’,做了不少实事。”

刘志俊所说的“革命井”,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是村民洗衣洗菜、喂牛灌溉的重要水源。当时,红军得知村民用水常遇困难,便和村里商量,找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水井。经过勘察,红军和村民们合力,很快便在村里两个宗祠之间挖出了一口水井。为表达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对红军的爱戴,村里决定将这口井命名为“革命井”。

如今,几经修葺的“革命井”仍然清澈见底,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最好见证。

找 寻

林丽萍是于都县第二中学的老师,是红军烈士林罗发生的侄孙女。

当年,林罗发生从于都出发长征后,便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家人们苦苦等待,却等来了一张光荣烈士证。然而,证书上既没有牺牲时间,也没有牺牲地点,“北上无音讯”五个字涵盖了全部信息。

“小时候,我家的门头上就悬挂着一块‘光荣烈属’的牌子,这位烈士就是我小爷爷。”林丽萍说,几十年来,家里三代人一直在找寻小爷爷的牺牲地,几乎每到一个新的地方,都必到当地的烈士纪念馆查看烈士名单,希望能看到梦中的那四个字。

2010年,于都县的红军后代自发组建了长征源合唱团,林丽萍也在其中。团员们怀揣着“传承长征文化、弘扬长征精神、激活红色基因”的共同愿望,踏着红军的印迹,深情演绎了一场又一场《长征组歌》。

转机就在这时候出现。2014年11月24日,林丽萍跟团来到广西兴安县湘江战役纪念馆演出。“我居然在红军烈士英名廊上,在湘江战役1000多位于都籍烈士的名单中,看到了我小爷爷的名字!”回忆起那个时刻,林丽萍仍然万分激动。

之后,林丽萍带着全家人来到兴安,捧了一把湘江土带回于都安葬。“用我父亲的话说,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着红军烈士的鲜血,带土回家就是带着亲人回家,让小爷爷魂归故里。”

守望

在于都县车溪乡坝脑村的守望广场,一幅壁画引人注目。

画中,女人和小孩背影阑珊,两人站在大树下,静静地看着远方。“这幅画记录了一个长达87年的爱情守望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村里的段桂秀奶奶,也就是画中的女人。”在车溪乡挂职锻炼的干部黄洁是守望广场的筹建者之一,她为段桂秀的忠贞执着深深感动。

段桂秀原是邻村人,出生后被抱到王家,给王家儿子王金长当童养媳。在段桂秀的记忆中,王金长去哪里玩都带着她,有好东西也先让着她,对她呵护备至。

1932年,21岁的王金长提出要去参加红军。段桂秀万分不舍,但她明白参加红军的意义,决定支持。她记得,王金长参军那天,自己送他到车头圩的一棵大樟树下,还送给他一双草鞋当作送行礼物。王金长告诉她:“我至多离开三五年,你一定要等我回来。”

1953年,段桂秀等来了一张烈士证明书。人们告诉她,王金长在福建牺牲了,她怎么都不信。岁月就这样一年年流逝。直到2019年的一天,她请求熟识的民政所所长郭湖北带她去于都县城,想找到有记载王金长名字或照片的史料。在烈士陵园,郭湖北带着她一个一个辨认纪念碑上的名字。“王,金,长。”叫出名字的那一刻,段桂秀终于明白——金长哥哥再也不会回来了。她头抵碑石,失声痛哭。

等了一辈子,回头已是一生。如今,103岁的段桂秀和抱养的孩子一起生活,在政府的帮助下住上了小洋楼,每年能领到约5万元的补助和抚恤金。然而在心里,她仍然想念丈夫,那张烈士证明书被她精心装裱起来,挂在了墙上。

长征路上,腔腔热血,铮铮铁骨。这里有理想信念的坚守,有生命永恒的魅力,是我们心中永恒的红色记忆。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