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乌蒙山区:大山无言脱贫有声
“前山连后山,远山连近山,看不到边的还是山”。这是记者5月中旬随“央媒贵州调研团”到贵州省乌蒙山区采访时的初印象。千百年来,高山环绕的乌蒙山区,红土泥泞,山势陡峭,生态环境脆弱,周边的革命老区、彝族苗族村寨、边远山区人民被贫困深锁。
大山无言,脱贫有声。“十三五”以来实施的六批电信普遍服务彻底改变了贵州省8900个行政村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格局,路通、网通、物流通……让昔日边远落后的乌蒙山区深度贫困村,融入现代化通信网。
如今,贵州省已经实现100%的行政村通4G网络和光纤网络全覆盖,基本实现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通过发展生产补偿脱贫、易地扶贫搬迁、发展教育,让这片“沉睡土地”终于可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高粱村:架起高速网络致富路
5月是贵州省乌蒙山地区雨季的开始,也是金银花的花期。一夜细雨后,高粱村村民卢昌志悠闲地在金银花田里进行今年以来第一波金银花的采摘。
“上午是一天里采收的最好时间,这个时候的花蕾不易开放,养分足、味浓、颜色也好。”卢昌志说着拿出手机给金银花田拍了个短视频,把采收的成果和喜悦的心情一起传送到高粱村的微信群里:“乡亲们快看,金银花长得那个好噻。”
大山深处的永乐镇高粱村,是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最僻远的山村之一,也是全区脱贫攻坚的硬骨头。5月13日,记者一行驱车从霓虹闪耀的新蒲新区来到高粱村,车程不过50公里,但山路蜿蜒崎岖难行,道路狭窄处不足3米宽,使得两地成为截然不同的“世界”。
2018年以前,高粱村全村17个村民组的通组路没有一条硬化路,网络也不通,让高粱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空壳村”。
“几年前,这里还没有网络,村里20岁以上年轻人都去县城打工了,家里老人们想和打工的子女打电话,要走几公里,村民和外界沟通难度大,只能当‘瞎子’和‘聋子’。”在高粱村土生土长的卢昌志道出了心中的无奈,“年年五谷丰,就是路不通;有货卖不出,致富一场空。”村民们要把每个季度的收成,用人工、马驼的方式运到镇上卖,紧紧巴巴一整年,收入只有几千元。
架起网络“高速路”,农作物才能走出去,财富才能进得来。为了让网络信号覆盖更多群众,中国移动遵义分公司决定把基站建在山顶。“高粱村海拔1200米,通往山顶无现成的路可走,大型机械设备压根使不上劲。”中国移动遵义分公司播州公司副经理朱竹告诉记者。
工程建设团队请来了当地骡马运输队,采用人背马驮的方式将施工物资一点点运送到山顶。艰苦奋战3个多月,2020年10月份,高粱村竖起了村子里第一座4G基站。
有了稳定的网络信号,高粱村的3个村民组46户183个村民在家里厨房、客厅每个角落都能有通畅、不卡顿的4G网络信号。村民们通过微信组建起一个个村务工作群,谁家的作物有了收成,在群里一喊,就有电商驱车上门收购。
如今,农民每天忙完农活就会打开手机,查看自己的山货在电商平台上的销售情况,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了解新的种植技术;村干部还会时不时把金银花的种植、采摘和烘干技术帖子分享到群里,定期把职业学院的专家请到村部给种植户培训种植技术,使得高粱村的农作物产量有了大幅提升,村民的年收入从几千元跃升到2万元。
高粱村仅仅是贵州偏远山区插上“网络翅膀”的一个缩影。据贵州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郭智翰介绍,“十三五”期间,贵州共参与实施六批国家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建设,累计完成8900个行政村的光纤建设及改造,新建4G基站5047个。2020年底,贵州基本实现全省30户以上自然村4G网络全覆盖。
贵州信息通信业持续加大网络扶贫精准降费力度,让村民“用得上”“用得起”。2018年1月,贵州通信管理局倡导各通信运营企业针对全省2760个深度贫困村,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户通信资费三折优惠政策。2020年3月,调整完善了建档立卡贫困户通信资费优惠政策,2760个深度贫困村内建档立卡贫困户仍然执行三折优惠,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执行五折优惠,优惠期将延续到2021年底。
奢香古镇:孩子们也能享受大城市的教育
5月11日下午三点半,是毕节市大方县第七中学(大方天河实验学校)天河班的思政课时间,在教室黑板正中央大屏幕的另一端,广州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的老师,正在云端通过5G网络远程讲评上一周思政课后布置的作业。
课上,同学们频频举手,向远在广州的老师提问,通过5G网络回传到课堂上的图像和语音丝毫没有卡顿和延时,老师仿佛就在身边。
记者走进七年级一班的语文课堂,很快被教室前方的一块LED屏和两侧墙壁上的四块屏幕吸引。LED屏幕上在播放《叶圣陶先生两三事》的课件,旁边四块屏幕上实时播放学生们的课堂动态,每个学生面前还摆放着一台用来播放课件的墨水屏平板电脑。一堂课下来,七年级语文老师罗越玥对班级中孩子们的掌握情况了如指掌,心中已经计划好如何开展第二天的教学工作。
这座硬件设施一流、网络环境通畅的大方天河实验学校,就坐落在毕节市大方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奢香古镇。大方天河实验学校负责人刘虓告诉记者,大方天河实验学校是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学校的示范校。
“三年前,我们一家五口还挤在一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家里3亩苞谷地和散养牲畜是全部经济来源。”大方天河实验学校六年级学生邹玲回忆起以前的生活。2020年,邹玲一家搬出土坯房,住进奢香古镇的居民楼,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条件,这是她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
发展教育是破除贫困代际“遗传”的有力抓手。刘虓告诉记者,大方天河实验学校通过与天河区汇景实验学校牵手共建,借助毕节电信公司搭建的4G、5G和光纤专线网络,高效对接东部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互联网+”远程课堂,为教师铺设了“名校+”“名校长+”“名师+”专业化成长平台,两地的教师会定期在“云端”进行互动,为每个班级的学生制定下一周的教学方案,让山区的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一线城市的教育资源,有效解决山区孩子求知渴望与教育资源不平衡问题。
“毕节电信公司联合毕节市教育局,为大方天河实验学校等毕节市3400所学校,开通了200M上下行对称的网络专线和教育云平台,学生的远程教学、教师远程培训,以及来自一线城市高校的教学专家点评等教育数据,可实时在毕节电信的云平台上共享。”中国电信毕节分公司政企客户营销中心主任罗开武对记者说。
西洛街道:乡亲们可以“小病不进城”
这些年,毕节市金沙县西洛街道(乡)卫生院除了服务的人群没变,其他都在悄然改变。
在西洛街道卫生院工作了十几年的院长黄艳告诉记者,自己刚来卫生室的时候,这里设备简易,只有几张诊疗床,能够提供简单病症的心电和B超诊断。现如今,通畅的4G、5G和专线网络环境搭建起来了,电脑、平板、远程影像(DR)仪、远程B超室、远程心电室、远程会诊平台、智能中药房等一系列数字化诊疗设备也一应俱全。
“近几年,西洛街道卫生院和金沙县人民医院成立了医联体,西洛街道卫生院的医生在这头给患者做的心电图,会马上传输到金沙县人民医院的医生那里,他们诊断后再将结果回传给我,10分钟左右患者就可以知道结果。”黄艳说,“遇到紧急出现的小毛病和不舒服,西洛街道的患者不必再跑到大医院排队挂号,一样能够拿到县人民医院的诊疗结果,享受新农合医保报销。”
今年年初,一位因胸痛、心慌等急症来到西洛街道卫生院就诊的老年患者,让西洛街道卫生院综合科主任陈延贵至今难忘。据陈延贵回忆,当时,这位患者的心电图诊断上传到广东圣大远程心电中心的诊断平台后,街道卫生院在1分钟之内初步诊断为心梗,随即将初步诊断结果上传到金沙县人民医院,不出30分钟,该患者被西洛街道卫生院紧急转诊到金沙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心梗病人的黄金救治时间只有120分钟,患者从村子里跑到县医院,路途上就能耗费大半。所幸,西洛街道卫生院有了通畅的网络基础设施、先进的远程心电一体化设备和远程会诊平台,患者有惊无险,病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陈延贵说。
除了急症问诊,患者的复诊也方便了很多。西洛街道卫生院会就疑难病例,与县人民医院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通过网络专线,两个医院的医生通过一块LED屏幕进行线上交流。优质的医疗资源在乡以及医疗机构下沉,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逐渐具备和省、市县级医院一体的远程医疗同质化服务的能力,让农村患者“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