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移动优先 创新机制 统筹资源 ——打造气象行业新型主流媒体

近年来,中国气象报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做好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坚持移动优先,大力发展新媒体、短视频业务,着力完善资源统筹机制,打造行业全媒体矩阵,积极构建与新时代气象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气象宣传大格局。报社已成为拥有一报四网两微多端、初具全媒体格局的气象行业新型主流媒体,策划推出了一大批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精品力作,舆论引导力显著提升。

移动优先,构建全媒体矩阵

中国气象报社把发展新媒体业务作为推进媒体融合的重中之重,加强谋划部署。从2011年开始,先后开通新浪、腾讯微博账号,2013年开通“中国气象”微信公众号,入驻今日头条、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频、腾讯新闻、知乎、抖音、快手等信息平台和社交媒体客户端。2014年起,开始组建专门的新媒体运营团队,开发中国气象报手机报客户端,逐步推动新媒体与报纸、网站共同成为报社重要的媒体平台和传播力量。2019年起,开始推进短视频、直播工作业务化。2022年,报社组建正处级的新媒体中心,目前团队共有职工18人,负责中国气象局及中国气象报社新媒体业务,包括14个新媒体账号的运维及短视频、直播业务。

全媒体矩阵

截至目前,报社形成了覆盖报、网、端、微的政务和行业媒体的新媒体矩阵,总粉丝量(订阅数)超6000万,年均发布各类作品4000余件。通过气象防灾减灾科普产品智能创作平台建设,将AI、AR、VR、全息等先进技术融入气象科普产品采集、制作、传播全链条。坚持视频优先,做强移动直播,与全国各地气象部门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探索内容生产共创、渠道传播共享模式,发挥气象媒体矩阵作用,组织开展重大天气科普宣传“一过程一策”,推进气象宣传深度融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在重大天气气候事件、重大主题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中,新媒体团队冲锋在前,以活泼的语言、接地气的展现形式,受到公众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3年阅读量过亿的微博话题有14个,阅读量超过千万的微博话题达到47个。短视频、直播业务取得长足发展。目前,年均编发视频产品近1000件,不乏爆款作品。

强台风“杜苏芮”网络直播海报

2023年7月底,强台风“杜苏芮”登陆我国并北上重创京津冀地区,引发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为加强气象预报预警及科普信息的有效传播,报社于7月22日根据气象预报制定了全媒体报道方案,派出记者赶赴福建一线,从25日台风尚远在菲律宾以东洋面起,开启了长达140小时的网络直播,覆盖台风影响我国的全程。直播在内容编排上融合了一线记者连线采访、气象专家答疑解惑、气象雷达及卫星等气象科技产品展示应用、最新预报预警服务信息滚动发布等。直播充分运用了中国气象报社2022年以来持续开展的“名家讲科普”短视频征集活动的成果,将气象首席预报员“请”到直播间,及时回应公众关于最新天气资讯、科学防灾避险知识、厘清虚假信息的诉求。直播由中国气象报社牵头,与中央气象台等气象国家级业务单位及北京、天津、河北、福建、广东等省(市)气象部门联合,开展基层连线110余次,真实全面展现了气象工作者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拚搏的身影,给广大受众带来最有“代入感”的视听盛宴。

此次直播向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主要网络平台进行推荐,吸引148家媒体和平台参与转播,占据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新闻社以及北京日报、北京广播电视台、河北日报、津云等大多数中央及京津冀地区主流媒体的直播板块,全网总观看人数达到3.2亿人。同时,直播有力打通线上线下,通过落地多地应急指挥大屏,成为防汛防台风指挥调度工作的重要参考依据。此次直播成为台风“杜苏芮”影响期间,同时段、同类型的网络直播中最具影响力的直播活动之一。

二十四节气英文海报

此外,中国气象报社积极探索开展气象国际传播。2023年,在X、脸书(Facebook)、照片墙(instagram)等海外主流社交媒体开通中国气象账号,围绕中国气象全球监测、全球预报、全球服务以及气象国际合作,开展一系列策划宣传;策划制作中国早期预警经验国际推介片、二十四节气数据海报等适合国际传播的新媒体精品,被联合国官网和新媒体转发。

创新工作机制,重构采编流程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关键要抓好“融”文章,中国气象报社在“策、采、编、发”等各环节真正做到融为一体。

一方面,报社于2022年建立了新媒体中心,优化与全媒体业务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机制。根据新媒体岗位特点,制定量化绩效考核办法,实行以社会效益和产品点击量并重的考核评优机制、季度/年度评优机制、新媒体原创奖励机制等。同时,规范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业务审校流程,设立审读专岗,明确业务机制。

全媒体采编流程

被洪水“冲跑”的气象局长,到底经历了什么?截图

另一方面,逐渐建立了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全媒体采编流程,报、网、端、微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指挥协调更加顺畅,资源共享共用不断深化,初步构建了全媒体采编业务体系、产品体系,形成具有气象行业特色的“中央厨房”。遇有重大宣传任务,由总编室统筹策划,组织建立临时任务组,挑选具有策划能力的纸媒记者与新媒体编辑搭档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打造新媒体爆款产品。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期间,“巩义市气象局局长被洪水冲跑”登上了热搜。监测到这个热点后,报社组织全媒体采编力量,立即联系了当事人并进行采访,随后推出新媒体报道《独家|被洪水“冲跑”的气象局长,到底经历了什么?》,讲述了一名基层气象共产党员面临特大暴雨洪水,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故事。该文一经推出,就引起巨大反响,被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长安街知事、中央政法委长安剑等微信公众号转发,微博文章阅读量超过1亿。

一人一站!渤海之上“观天人”

此外,2024年,中国气象报社联合新华社新媒体中心、中国行业报协会赴渤海海上石油钻井平台气象站,开展《实干中国》全媒体采访报道,推出作品《实干中国|一人一站!渤海之上“观天人”》。渤海A平台国家基本气象站位于渤海西部,是我国目前唯一一个海上有人值守气象观测站,持续35年服务海洋石油产业发展,作品选题具有稀缺性。创作过程中,记者乘坐直升机,抢抓天气“窗口”飞抵位于渤海深处的“孤岛”埕北油田平台完成采访和拍摄;作品内容上,展现形式多样,融合视频、图片、文字等,还有直升机和无人机航拍,并首次使用了遥感卫星视角。该作品发布后迅速在全网引起轰动,新华社、人民网等央媒以及全国各地主流媒体进行广泛转发,得到近150家媒体首页置顶推荐,形成刷屏之势,被网友广泛转载和点赞,引起了强烈共鸣,全网阅读、播放量超1.2亿,荣获第七届(2023年度)全国十大气象好新闻。作品精准表达主题的同时,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方面作出积极探索,是践行新闻“四力”、弘扬正能量的融合创新佳作,也充分体现了优化机制后中国气象报社的新媒体产品策划制作和采访组织能力。

培养新型人才,激发创新活力

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记者、编辑不仅要会写文章,还要会写文案、编新媒体、拍(剪)视频,甚至出镜当主播。

一方面,报社在内部大力倡导新媒体技能学习,要求全体采编人员通过参加培训或自学掌握新媒体基本技能。同时要求传统媒体记者、编辑积极参与创作新媒体产品,通过走基层采访、重大事件报道锻炼记者的全媒体采编能力。

另一方面,报社建立工作室创新机制,孵化短视频、H5、动画、手绘长图等移动端新媒体产品。2020年,建立中国气象融媒体视觉创意工场,组建气象融媒体创新团队和创客团队,在重大宣传节点组织开展策划,打造了一批海报、长图、动画、数据新闻等视觉创意融媒体精品。连续多年在世界气象日期间联合人民日报推出《气象版《开端》!幸好被预警“拿捏”了!》《穿越46亿年看气候变化,答案并不简单》等手绘科普长图,形成多个超千万次阅读量的爆款产品,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统筹行业资源,凝聚宣传合力

中国气象报社作为气象行业唯一的媒体单位,依托行业垂直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国家级媒体平台牵引作用,在重大宣传策划、联合采访、活动组织等方面,与全国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立足分布在各县市气象部门的3000余名通讯员及融媒体、视频创作者,不断发挥“领唱”作用,带动提升各地气象部门融媒体创作和策划能力。连续五届策划、组织全国气象短视频创作观摩活动,吸引近500个团队参与创作,征集作品877件,作品总播放量超过5.2亿次;发起两届“名家讲科普”活动,全国征集作品147件,播放量1.2亿次,带动全国气象部门将专家走到台前,成为日常科普形式之一。

“抖音达人探气象”活动

报社与人民日报客户端、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签署合作协议,畅通与中央主流媒体、一线新媒体平台的合作机制。联合抖音连续三年组织“抖音达人探气象”活动,邀请超过50位自媒体创作者走进全国气象部门,借助自媒体传播渠道创新开展科普宣传,播放量超250亿。

一人一站!渤海之上“观天人”

报社与中国行业报协会、中央主流媒体、行业媒体不断深化合作,共同创新合作机制,有力提升新媒体作品传播力影响力。前文提到的作品《实干中国|一人一站!渤海之上“观天人”》,由中央主流媒体、行业媒体共同完成,中国行业报协会指导,是媒体拓展报道方式和领域的一次协同展示,有效提升行业好新闻的采制能力和影响力。

未来,中国气象报社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发挥行业优势,坚持守正创新,激发人才活力,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气象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责任编辑:龚倩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