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新春走基层 | 社科学者新春调研忙

◇调研人:陕西省社科联调研团队

调研课题:“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

火树银花辞旧岁,流光溢彩迎新年。新春时节,全国各地相继出台景区门票优惠活动、发放文化和旅游消费券等惠民利民政策措施。在大江南北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从城市到乡村,春潮涌动,人气旺、消费热。兔年春节,陕西西安举办的“华彩闪耀梦长安,温暖祥和中国年”城墙新春灯会热闹祥和,兵马俑博物馆、乾陵博物馆、袁家村等地人头攒动,四面八方游客汇聚关中,旅游市场大幅回暖。在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还奔走着许多社科学者田野调查的身影。

走基层 促提升

正月初三,冒着凛冽寒风,咸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姚波带领团队成员,围绕文旅市场复苏情况,深入乾陵博物馆、大唐小镇、薛录镇人民公园,调研走访了酒店、餐饮等旅游相关服务单位,掌握乾县文旅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对县级旅游业复苏与发展有了切实的认识。咸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副教授张曼告诉记者,姚波教授团队调研乾县文旅高质量发展项目从春节前就已开始。此前,他们刚刚完成“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咸阳师范学院助力淳化县项目”。该项目立足于淳化县高质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小切口的方式,研究具体问题,为系统化的宏观问题研究做支撑,为淳化县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新春时节,延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王进同样没有休息。他与张焕平、雷照源两位教师及团队成员再次前往安塞,深入田间地头做田野调查,对春节返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普活动。一年多来,“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延安大学助力安塞区项目”课题组多次赴安塞区,对机关、村镇、养殖户、农户进行走访,对县域经济、教育、科技、生态和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进行深入调研,收集和整理基层资料,先后完成了“安塞区农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安塞区农业绿色发展优化路径研究”“安塞区教育资源配置促高质量发展研究”“安塞区农村科技高质量发展研究报告”“安塞区乡村治理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等5个子课题,围绕“以经济高质量为核心、生态高质量为依托、教育高质量为根本、科技高质量为动力、社会治理高质量推进为基础”,为形成“五位一体”县域高质量发展模式贡献力量。

除上述两地之外,社科学者类似的实地调研正在三秦大地如火如荼展开。譬如,在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记者看到了陕西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的“留坝县文旅融合发展调查问卷表”。调查问卷对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从“完善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持续提升旅游品牌形象、强化提升旅游行业水平、优化提升旅游宣传方式、持续提升旅游发展品质”五方面征求意见。在陕西省榆林市佳县,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助力佳县高质量发展项目组,围绕东方红红色文化、乡贤回归、泥河沟古枣园系统,先后实地调研了沿黄公路佳县段、葭州古城等重点区域及峪口艺术小镇、白云山风景名胜区和高寨大美石窑等重点项目,深入了解佳县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状况。

县域经济的本质是特色经济,从一定程度上讲,县域竞争力的高低取决于经济特色化的程度和水平。近年来,陕西省一些县(市)发挥优势,打造主导产业,形成了诸如留坝全域旅游等一批特色产业。社科学者深入基层,对这些发展较好或者在某一领域有特色的县域进行了及时跟踪研究,对其成功经验和特色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形成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案例,贡献社科智慧,助力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

重实践 促应用 

由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党怀兴担任首席专家的“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岚皋专项项目组成员包括20多名专家学者。春节前,他同他的研究生就忙于整理资料,撰写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团队赴岚皋县开展专项调研与社科普及宣讲活动,源于2021年底陕西省社科联在全省开展的“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在陕西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建树看来,开展“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就是要动员陕西省社科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基层一线,深入实践一线,深入基层群众,向人民群众学习,在服务基层活动中改进学风、提高学品、检验学理、发挥学长、增长学识,了解基层的所需所盼,坚持为人民做学问,围绕县域高质量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开展应用对策研究和重大实践经验总结,促进学研用的深度结合,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社会科学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陕西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同时,面向基层开展社科知识普及,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解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现代科学知识、社会文明成果引导民俗民风,倡导现代文明新风尚。

开展“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也是为解决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小、散、虚,成果不实用与社科普及不接地气等问题。陕西省社科联主席甘晖告诉记者,开展“社科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活动是省社科联从发挥职能作用出发确定的2022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分别由27个高校和两家社科类社会组织组建项目组,对30个县区开展对策研究和社科知识普及,分7个片区召开高层论坛,检验助力活动成效。

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兴,则省域兴。县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依托,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战场。“在县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需要解决,有许多实践经验需要总结,这些都为社科工作者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接受采访的姚波教授,脸上洋溢着春天的喜悦。

春风东来劲,奋进马蹄疾。驱车于乡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正在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幸福质朴的笑容,绽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一幅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次第展开。

(本报记者 陆航/采写)

◇调研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晓壮调研团队

调研课题:北京“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情况 

正月初四,前门大栅栏商业街区游人如织,洋溢着浓浓年味。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晓壮和调研组成员们徜徉其间,为“推进‘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提升首都城市更新精细化水平”新课题进行实地走访。

实地社会调查研究是中国式社会学的灵魂。在李晓壮看来,实地社会调查研究中最核心的是一定要走出书斋,丢掉“掉书袋子”。因为,“真学问在下面”,要俯下身子“啃地皮”。他和团队一年中有将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基层跑调研。今年春节对李晓壮来说也不例外。尽管春节是全国人民欢聚团圆的佳节,但为捕捉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这个关键时点的关键“变量”,学者们克服困难,投身调研工作。

“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作为一个新概念,还没有准确定义。李晓壮团队认为,它具有一般标准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特征,能够实现填补民生领域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以满足居民群众对基本、品质、个性化生活服务便利性需要。在他们看来,“推进‘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提升首都城市更新精细化水平”这项课题考虑的“常量”是“微民生”这些服务设施新建改建扩建的物理性、实体性、空间性以及在地资源禀赋、人口结构特征因素等,同时需要考虑“后疫情时代”这个关键变量。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老百姓对身边“微民生”服务设施实际的需求,都会在春节这个时间点体现出更多的社会性。

新春假期,李晓壮与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访谈等方式调研考察了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典型“劲松模式”、老旧街区更新典型前门大栅栏、“回天”三年行动计划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补短板重要“微民生”项目“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等成功案例,见证北京城市更新进展。

通过调研,李晓壮等人发现,“劲松模式”撬动社会资本,通过专业化改造服务使老旧小区换新颜,极大地增进了老百姓民生福祉,提高了生活品质。居民王新民说:“以前我们小区老破旧,现在小区硬件环境得到显著提升,小区居民宜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房子也升值了,居民心情也都好了。”

在前门大栅栏,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在发掘历史文化内涵、继承传统营城思想、尊重传统建筑风貌的同时,也需要通过创新让传统商业文化焕发新活力。一位来自南京的游客说:“早前来过大栅栏,当时感觉小商小贩小店特多、比较乱,印象不好。在电视上看到大栅栏改造了,这回发现变化很大,恢复了历史街区原貌,同时又彰显现代商圈的繁荣,感觉大不一样。”

天通苑文化艺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为城市赋能主题,形成了“回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模式。有市民说,“政府做的项目也很有设计感,而且越来越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文化渗入社区,渗入日常生活,是一种福音”。不仅如此,课题组还对“微民生”服务设施更新存量,如通州区玉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垡头街道社区综合体、天北街道桥下空间、天北消防站等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微民生”服务设施更新意向。

春节休假期间,团队电话访谈了社区、街道以及相关委办局的负责同志。垡头街道双合社区书记郑树丽对李晓壮表示,原本很好的社区服务空间却因为资金问题搁浅,希望可以尽快改变现状,早点回应群众诉求、服务民生。北京市发改委社会处副处长杨丽说,希望发改委主抓的这项“微民生”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早谋划、早布局、早落点,干成几个试点项目,起到以点带面示范效应。通过访谈,调研团队感受到基层老百姓提升生活品质的心声,也感受到相关部门干事的决心和渴望。

通过多种方式的调研,李晓壮和团队成员深切感受到“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推动“微民生”服务设施布局,是“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内容,是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方式,是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随着首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民生领域的公共服务设施,尤其是老百姓身边的“微民生”服务设施老化、功能衰退、数量短缺等问题,亟须创新城市更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营”的更新模式,推动微民生微改革,建立“微民生”服务设施建设机制。

在不久前结束的北京市两会上,由李晓壮团队提供的“关于布局‘微民生’服务设施修补 提升公共服务便利性的提案”成为北京市政协立案提案。团队每一位成员都为之兴奋,感受到为人民做学问的价值。

(本报记者 张译心/采写)

◇调研人: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调研团队

调研课题: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情况 

“防止规模性返贫,是近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最重要的议题。受疫情影响,2022年团队外出调研的机会很少,所以2023年寒假一开始,我就带多名团队成员到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了解防止规模性返贫的帮扶举措。”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告诉记者,寒假期间,她和研究团队的10余名师生,先后到清远市大麦山镇、连江口镇、浛洸镇及下辖11个村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助力防返贫工作”调研。调研采取集体座谈、深度访谈、现场考察和参与式观察的方法,围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助力防返贫监测与帮扶的成效、举措、困难及案例展开,收集了较为丰富的资料与素材。

谢治菊表示,2021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明确提出了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的要求,并进行了系列工作部署,努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然而,因规模较大、对象复杂,返贫监测过程中仍然存在监测对象“应纳未纳”“应帮未帮”“应退未退”的情况,再加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突发性诱因,若不重视,容易引发规模性返贫。驻镇帮镇扶村是一种基于整体性治理理念的整域性帮扶模式。它依靠“项目化运作、嵌入式帮扶、集成性整合、跨界面打包”的整体性逻辑,通过将帮扶力量由乡村上移至乡镇,在帮扶思路、帮扶关系、帮扶组织、帮扶内容上进行创新,实现整域性帮扶,进而推动形成镇村一体化发展格局,这一制度设计是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要帮扶举措。

 ■谢治菊团队在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访谈。调研人/供图

在调研中,为深度了解这一制度对防止规模性返贫的作用,谢治菊团队对3个乡镇及11个村的100多名驻镇帮镇扶村帮扶干部、乡镇干部、企业帮扶人员、村干部、驻村干部以及项目负责人、受益人群、脱贫户、监测户、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20多个防止规模性返贫的联农带农产业进行了系统考察。

调研发现,自2021年7月推行以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对防止规模性返贫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22年8月,广东省级财政、珠三角帮扶市、属地市共下达或拨付帮扶资金212.2542亿元,通过帮扶共培训已脱贫人口11万人次,帮助6.3万人次已脱贫人口实现就业,带动销售价值15亿元帮扶产品,成效显著。其中,广州市派驻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防返贫举措令调研团队的印象尤为深刻。面对受经济下行因素影响,尤其是针对2022年受水灾、疫情影响导致外出务工群众失业及家庭收支出现重大变动的情况,大麦山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严格按照工作方案,与当地镇党委政府一起,对全镇4400多户家庭2万多人进行了全面入户摸查,并划拨100万元作为防返贫监测和帮扶专项资金,通过不断完善医疗、住房、教育等民生举措,构建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对监测户进行兜底性帮扶、发展性帮扶与投资性帮扶,助力大麦山镇原脱贫不稳定户6户16人、边缘易致贫户2户9人消除致贫风险,完成退出监测。

在谢治菊看来,有效防范和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要求与核心任务,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与必经之路。然而,规模性返贫问题是内置于一定情景与场域中的动态性问题,具有明显的群体性、规模性、突发性特征。在不同时空背景下,遵循不同的发生逻辑与治理向路,对其进行有效监测,由事后管理转向事前防治,可增强返贫风险防控的预设性、前瞻性与战略性,揭示风险发生的逻辑与机理,阻断风险与贫困相互作用的演化链条,保障农民美好生活的稳定性。

(本报记者 李永杰/采写)

◇调研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元宇宙产业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赵瑜佩团队

调研课题: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协同育人“新文科”项目

1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元宇宙产业与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赵瑜佩与其团队驱车赶往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一都村。在这座有着500余年历史的古老村落,中国首位村党支部书记数字人“老俞”将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数字人“小赵”首次合体。

探索乡村传播新路径

“万物皆媒”是对于未来媒介形态的猜想与希冀。数字人作为“以人为本”的数字媒介,实现了人类个体以虚拟形象和数字身份探索更多的实践空间与社交场域的可能性。赵瑜佩告诉记者,高保真数字人“老俞”以一都村党支部书记俞涛冲为原型,而数字人“小赵”则是以她自己为原型。在浙江省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协同育人“新文科”项目支持下,将通过数字人助力乡村振兴新实践,打造覆盖乡村文化建设、基层自治、经济发展的数字化效能框架,以多元视角、多种途径助力乡村故事传播。

“青杉华盖千重秀,古柳浓荫百里深。”天目山镇一都村在优越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背景下,形成了“色彩”“物产”“数字”三大亮点。新春期间,赵瑜佩和她的团队在对一都村展开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一都村的新春特色拍摄纪录短片。短片围绕一都村的产业振兴,聚焦“红黄绿蓝”文化故事,红色故事是指一都村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黄色故事是指一都村的佛教文化,诸如狮子林、禅园寺、大觉镇等;绿色故事是指一都村的绿水青山和自然资源,其植被高覆盖率和极佳的空气质量就是天然的金山银山;蓝(青)色故事指其历史文化中所承载的清廉文化和诰天文化,其渊源可追溯至南宋洪智奎。赵瑜佩介绍,如今的一都村产业配备日趋完善,村内有一条长达4公里的天目小街,以及极具特色的小镇农贸集市。为响应全民运动的号召,村里还配备了各种健身设施和篮球场,在夏天格外热闹。此外,一都村吸引了全国美工艺术工作者在此开办木艺坊,结合当地文旅特色,为游客提供极具特色的体验。在“老俞”的带动下,村民可以学习先进思想,提升乡村共建共治的能力,将中国特色的乡村故事更好地传播出去。

实现虚实互动新突破

近年来,作为元宇宙在数媒领域落地的先导形态之一,数字人基础设施新模式的出现和快速发展正在引发一场深刻的视听传播变革,是当下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业态。早在2016年,为了助力天目山乡村振兴,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开始关注一都村的新农村建设,并在当地建立了学生实践基地,确立了双方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背景下,将数字人技术应用于乡村故事讲述的“老俞”就这样诞生了。

“数字人”到底能用来做什么?赵瑜佩笑称,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将“数字人”与“人”等同来看。表面上,当前常见形态的数字人就如同人的数字化,其重点在于简便,最基础的应用就是为视频内容生产服务。“乡村拥有许多独特的地方文本,却往往受限于技术难度,无法将文本转变成新媒体平台的作品。而数字人的出现能够帮助乡村解决这一问题,突破拍摄、语言、后期制作的限制,为便捷、高效地进行内容创作提供可能。”赵瑜佩说。

在赵瑜佩看来,数字人作为“人”的社交互动丰富了乡村故事的讲述方式,就具体实践而言,近可解读村庄历史,远可走入科幻空间,无论是打造虚拟演播厅的效果,为身处之地进行解说解读,还是结合元宇宙生态,进入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电子世界,数字人的出镜形式具有无限可能。以数字人技术助力乡村综合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打造特色线上村史馆,将乡村故事更好地传播出去,或利用村支书数字人形象带动村民学习先进思想,可提升乡村共建共治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还能拉近乡村与青年一代的关系,动员青年人参与内容创作,以创作内容反向吸引年轻人走进乡村,形成良性循环。

开启数字乡村新篇章

出镜形式的多样化也充分体现了数字人技术的传播优势。新媒体时代的媒介作品产生了具身的转向,人们在自我追求新闻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展现出对“在场体验”的需求。这些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媒介作品中人的身体因素的回归,数字人恰巧能够强化传播的“具身性”,营造“在场感”。

赵瑜佩向记者介绍,如果数字人会议系统能够结合数据处理后台,便拥有了创造线上集成数据中心的潜力,数字人不仅能摆脱某个具体的人的限制,进而开始代表村庄,营造村村有形象、事事有记录的景象,使村庄的集体记忆以电子形式得以留存;还能够成为数字乡村建设的终端节点,连点成线、接线成网,为信息传递、交流、互鉴、合作提供平台。对于这些设想,赵瑜佩充满了期待。

谈及新春期间调研的感受,赵瑜佩坦言,要讲好中国乡村故事,需要三行:走、看、问。走到乡村的根,看到乡村的品格,问到乡村文明之源。春节作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文化仪式之一,此次调研能身临其境,再次感受一都村在重要节日所展现出的文化魅力。这些都是我们数字人在意的“内容”,也是无论多前沿的技术都离不开的本质与灵魂。

高保真、超写实的数字人在中国故事的讲述与传播中的潜力无限,而乡村故事又凝聚了中国人的共同经验与情感体验,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素材库。赵瑜佩表示,用智能多语种助力乡村叙事体系构建,是乡村实现多元化振兴的必要途径,这不仅响应了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要求,也打开了未来传播的智能格局。打造元宇宙基础设施“人”的多元矩阵,推动创新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是数字人技术未来的实践方向。

(本报记者 段丹洁/采写)

◇调研人: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周玉玺调研团队

调研课题:山东泰安市邱家店镇王林坡村数字乡村建设

1月26日,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周玉玺带领调研团队,深入泰安市邱家店镇王林坡村调研数字乡村建设情况。在周玉玺看来,数字乡村建设既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未来新农村、顺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政企合作 共筑数字乡村“底座”

数字基础设施的普及与村民数字素养的不断提高是推进数字乡村治理的前提,而数字乡村的运作需要政府后台整合相关的数字资源(数字乡村“底座”),搭建应用系统(平台“底座”)。在春节假期的调研中,周玉玺团队了解到,泰安市邱家店镇王林坡村与泰安联通岱岳分公司合作建设的“数字惠农,智慧兴村”数字乡村平台,建设首期为村内景区和人员聚集地覆盖了免费的千兆高速无线网络,同时村融媒体中心提供免费直播基地,定期开展视频制作与网络营销培训,大大提高了村民数字素养。

“数字乡村‘底座’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基础。”这是周玉玺及其团队在调研中的重要收获。周玉玺告诉记者,山东省各地市已经对乡村农田、林木、气象、人居环境、生产经营主体等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分析和可视化运用,形成完善的数字乡村基础数据库,从而为数字农业、数字乡村治理提供数据支撑。

在数据资源之上搭建应用系统以整合后台数据,服务于前台政务流程运作。这需要强大的技术背景支撑,基层政府激发企业参与热情,通过政企合作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周玉玺在调研中发现,政企合作是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的主要路径,比如,泰安肥城市入选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离不开征途科技、鸣讯科技等龙头企业的带动引领作用。

■周玉玺团队在王林坡村调研数字乡村建设。调研人/供图

周玉玺向记者介绍,泰安市王林坡村搭建了数字乡村App,村民通过平台可以使用党建引领、智慧村务、乡村治理、便民生活等各项功能。其中,用来喊话的“云喇叭”,只要手机在手,随时随地可以播音,亦可定时播放,打破了村干部与村民沟通的时空制约。王林坡村还为全村150余户村民提供了“沃家神眼”服务,使在外务工的村民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家里亲人的情况;经本人允许,有26户老人家庭的摄像头接入了村卫生室,为空巢老人和残障人士等需要重点照顾的群体构建了集中监护模式。

智慧农业引领数字乡村新发展

周玉玺告诉记者,在数字前台应用开发中,地方政府打造多元化应用场景,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在诸多应用场景中,智慧农业占据主导地位。智慧农业不仅改变了农业原本的监管模式,也改变了传统的生产与销售方式。

德州市义渡口镇邀请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团队打造智慧农业云平台,通过农业大数据中心与手机,农民可以实时了解农场内部的温度、湿度、土壤肥沃度等情况,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此外,数字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为农户提供当地主要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行情,实时为农户销售提供信息支撑,实现了农业生产和销售全过程的信息感知、智能决策与精准作业。

党建联合 共促数字乡村治理

数字化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部分,但应用互联网思维推动基层治理与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仍然有待提高,各地仍在积极探索如何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基层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周玉玺告诉记者,德州市义渡口镇通过搭建党建联合体,探索互联网乡村治理新模式。义渡口镇以管区为单位成立“党建联合体”,打破乡村治理与服务界限,落实党建责任,通过优势互补带动乡村全面发展。全镇共分7个管区,组建7个党建联合体,每个管区7到11个村,覆盖全镇40个行政村。每个村从镇数字治理中心大屏可以看到各联合体工作实况,随时与镇中心保持联系。

山东省各地市不断整合已有数字化乡村发展的实践经验,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周玉玺团队在实际调研中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存在重建设、轻维护,重监督、轻治理,重技术、轻需求的情况,以任务为导向打造的亮点工程忽略了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政府后台信息孤岛现象仍存在,数据难流动与更新不及时导致数据质量无法保障;基层政府热衷于“数字乡村一张图”建设,展示作用大于实际应用;追求数字前台场景与渠道多样化,而忽视数字应用集成化,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增加了村民与基层干部的数字负担。

周玉玺团队建议,在数字乡村建设实践中,首先应优化数字支撑环境,以数字经济与人才撬动数字乡村发展;巩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设数字包容性乡村,这就需要地方政府放慢数字化进程,不过度追求数字化数据,深入了解当前农民数字化应用困境,尤其是关注老年人的数字生活困境;政府后台植入互联网思维,加强顶层设计,对于数字乡村的应用体系建构与数据资源收集要在市级层面做统一规划,整合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和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依托已有数字平台,建设集成化前台应用,不追求技术的先进性,而是重视技术的适用性,避免过度数字化。

(本报记者 张杰/采写)

◇调研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忠丽

调研课题:湖南省岳阳县月田镇稻田村乡村振兴之路 

稻田村地处湘鄂赣三省交界处的山地间,当地村民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种植水稻、大豆为生,近年来发展了油茶、黄桃、红茶种植业。

2023年春节假期,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忠丽在家乡湖南省岳阳县月田镇稻田村走访了数位村干部、种植大户,调研当地干部驻村、项目下乡、村级党组织建设,观察当地乡村振兴发展情况。这也是她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2022年度课题“驻村第一书记引领江苏村级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的关注内容。

因地制宜探索乡村振兴之路

周忠丽从事农村基层治理与村级党组织建设研究,这次她回到家乡,直言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感受到村庄的巨大变迁,以及它与长三角乡村的巨大差异。“人口结构改变了村庄面貌,使得乡村治理的内容和重心呈现出新特点。驻村干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更好地发挥作用,也引发了我的好奇心。”周忠丽说。

她说,中国乡村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处于城市群、都市圈或大中城市近郊的乡村;第二类是中心镇周边的乡村,居住相对集中,人口密度与规模体量较大,其中不少村庄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产业基础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第三类是地处偏远山区的村庄,随着代际更替与集中居住推进,这类村庄正在萎缩。

“正如乡村振兴要避免一刀切,干部驻村开展工作也要因地制宜、分区分类。”周忠丽表示,对于第一类村庄,驻村干部要发挥助推器的作用,助推农民有机融入城市,顺利实现城镇化。第二类村庄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最终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第三类村庄村民以老年人为主体,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日常生活取代生产成为主要内容,这也是稻田村的现状。如何满足他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稻田村驻村干部与村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乡村治理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周忠丽在走访驻村干部与村级党组织的过程中发现,在乡村治理方面,岳阳县驻村工作进行了一项重要创新,即“屋场会”。“屋场”多为自然村村居聚落,驻村干部利用“项目下乡”的契机,围绕项目如何实施、利益如何共享等问题,组织村民参与其中。“屋场会”逐渐演变为一项制度设置,村民们围绕村庄公共事务踊跃发言,驻村干部、村党员干部与农户促膝交谈,交流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大事小情,记好民情笔记。“组织起来”的村民全过程参与乡村决策,极大程度地实现了让民做主,由民做主。难能可贵的是,“屋场会”培育了村庄内生动力机制,提高了村民自组织化水平,有效改善了村庄的精神面貌。目前,岳阳县70支驻村工作队均已在驻点村召开多场“屋场会”。

2016年,在政府项目支持下,稻田村种植了近400亩油茶。近两年,驻村第一书记通过项目引进200亩油茶,目前已与41户农户签约,正在进行土地整理。这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举措。

一眼望去,稻田村几片靠近马路的山地上都种植了油茶树,一拢一拢的油茶树为一层一层的山地穿上了绿衣,也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希望。周忠丽调研得知,如果风调雨顺,一棵成年的山茶树能产50—60斤果子,每斤果子售价1.5—1.6元,每棵树就可以有80元左右的收益。一亩地种植50棵树的话,这些树的毛收益就能达到4000元左右,扣除人工、肥料等成本,收益依然可观。2016年稻田村种植的油茶树,在2021年收获了近1000斤山茶油。但2022年天气干旱,导致油茶树挂果少,果子不饱满,产油率低,收成大幅度减少。所以,当地油茶林的灌溉设施等也亟待提上日程。

积极发挥驻村干部作用

驻村第一书记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了干部人才支持。驻村第一书记在乡村发展中,不仅要走深走实新时代群众路线,推动农村基层组织有序运转,还要借助组织权威和城市资源充实乡村组织,激发村庄内生动力。“而要更好地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在政策宣传与落实,密切党群关系,整合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间力量与利益,以及调动农民积极性等方面的作用,就要从组织层面进一步明晰驻村第一书记的权责关系,将责任机制、权力机制和激励机制纳入同一个体系中进行考量,赋予驻村第一书记在资源汲取与分配中的合理权限,助推乡村组织振兴。”周忠丽说。

(本报记者 吴楠/采写)

◇调研人:武汉大学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

调研课题:湖北随县泡泡青产业规划专题调研

泡泡青,学名皱叶黑白菜,叶片颜色墨绿、乌青,表面布满绿豆、黄豆大小的泡泡,叶肉厚实,质地柔软,口感鲜、甜、嫩、爽,营养丰富。有清火、排毒、促消化、降血压、保护肝脏和醒酒等功效。因其抗寒性强,经霜雪后品质尤佳,一般9月中下旬开始分期播种,春节前后上市。

对湖北随县当地百姓来说,泡泡青是一道春节必备菜,是家乡独有的味道。推动泡泡青产业高质量发展是随县泡泡青种植户的最大愿望。新春寒假期间,吴传清实地调研随县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合作社和泡泡青种植户、生产基地等,了解产业发展现状。调研结束,吴传清及其团队投入《随县泡泡青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随县泡泡青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研究编制工作中,预计2月底完成相关成果。

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近年来,湖北省随州市多举措促进泡泡青产业发展。为保证品种纯正,当地政府在随县澴潭镇柏树湾村建立泡泡青核心育种基地。基地以两座山为天然屏障,专选40亩地封闭种植纯种泡泡青,防止与临近的其他十字花科植物串粉。培育的种子免费供给农户种植。

随县安居镇是“随州泡泡青”核心生产基地。腊月二十七,吴传清实地调研泡泡青核心育种基地,并前往随县安居镇泡泡青核心生产基地、随州长佳冷链物流园、鲜选农业等企业和项目现场,具体了解随县泡泡青的核心种植区范围、产业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以及未来谋划等情况。

安居镇镇长吴顺介绍,“随州泡泡青”核心生产基地于2022年10月建成,共1000亩,种植多种蔬菜,其中泡泡青约占500—700亩。基地与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合作,采用“基地带农户”的模式种植泡泡青。示范基地流转农户土地,每亩可为农户带来400元的租金收入,一个生长周期可为务工农户增收超5000元。

调研中,吴传清发现,当地留守农民大多是五六十岁以上的人,一般不愿流转自家最后一块旱地,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流转。吴传清建议,可通过产业化经营,从畅通利益联结机制入手提高农民参与积极性;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积极引导群众参与产业发展。

整合泡泡青品牌规模

在2022年12月随州泡泡青区域公共品牌推介会召开前,泡泡青平均市价为每斤1—1.5元。经过一系列宣传推荐,核心种植区及其周边的泡泡青价格整体上涨。核心种植区泡泡青价格增长至6元/斤。市场普通批发价达到每斤3元,核心区周边,一般农户种植的泡泡青批发价达到2.5元。虽然受天气影响,产量有所降低,农户每亩土地仍增收600—1000元。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安居镇泡泡青网上销售额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约40%。

在随县农业农村局调研后,吴传清发现,在销售方面,当地缺少泡泡青龙头企业,缺乏单独将泡泡青打出品牌或进行科技研发、物流链搭建的动力。种植方面,分散农户生产的泡泡青占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由乡村合作公司主导、采用较传统的口头订单模式,缺乏专业团队和必要的设施设备,人才、场地、资金欠缺等问题突出。

吴传清认为,未来应通过加快推进编制泡泡青产业规划、引进龙头企业、加强品牌宣传力度、采用多样营销方式等路径,推动随县泡泡青产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明海英/采写)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