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赶考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立足民生 破解“急难愁盼”

人民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这进一步宣示了人民健康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卫生健康行业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持续完善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就医安全感和健康幸福感,提供了根本遵循、行动指南。

紧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人民的重要论述温暖人心,让我们真切感悟到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人民立场、坚定的为民决心、有力的惠民举措。”在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杨慧看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体悟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人民情怀,必须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于我省的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来说,要大力实施整体提升卫生健康水平攻坚行动,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健康贵州建设,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提高卫生健康服务的均衡性和可及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为西藏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健康基础。西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谭相东理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更要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向优化、细化,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杨闽红回顾,通过近10年的深化改革与发展赶超,福建省医疗卫生资源实现量的突破,全省医疗机构床位总数、卫生技术人员总数都有大幅增长,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医疗服务水平实现质的提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效果评价、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总体排名、门诊和住院患者满意度等在全国名列前茅;县域医共体建设全省覆盖,县乡一体、乡村一体的县域融合发展体系逐步形成,群众在家门口就能获得更加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我们下一步深化医改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和机遇。”杨闽红说,在新发展阶段,人民群众不仅需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希望能够看好病、少得病。为此,福建省将进一步拓宽思路,推动改革与发展深度融合、高效联动。

上述观点与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小松的观点不谋而合。“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明确了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重点。”李小松说,湖南省卫生健康系统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力求落实到卫生健康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

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许宏智有感于近年来内蒙古五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和发展的快速步伐,但也认识到,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相比,全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功能发挥不充分等矛盾长期存在,基层服务能力不强、活力不足和效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面临着全球范围内重大传染性疾病流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疾病谱变化等挑战。许宏智认为,党的二十大的重大部署为我们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供了重大机遇,必须通过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分阶段统筹解决问题,积极应对挑战。

要优质均衡,一张蓝图绘到底

围绕健康,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回应人民期待,顺民意,暖民心?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副主任章雄表示,“十四五”期间,上海市要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将市级医院建设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危重疑难病症诊疗中心和医学科技创新、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打造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医疗中心。把服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区级医院建设成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强化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疑难病转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培训等功能;鼓励和引导其他区级医院通过功能转型、业务整合、布局调整等,成为医疗服务体系的有效补充。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成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健康服务、全科医生执业、市场资源整合、医养结合支持的综合性平台。同时,加大市级医院对区域性医疗中心的支持力度,建设关系更为紧密的医疗联合体。完善医疗联合体内的分工协作模式,进一步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形成比较成熟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杨慧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贵州围绕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国内最优质医疗服务的健康需求,积极引进国家级优质医疗资源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现区域医疗中心市州全覆盖,努力打造区域内优质医疗服务高地,整体带动提升全省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减少患者跨省外转,减轻群众看病就医负担。

许宏智指出,内蒙古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就是要以高质量为目标,通过转变发展模式解决不充分的问题,通过推动优质资源均衡扩容解决不平衡的问题,对照现代化社会医疗需求解决不适应的问题,在资源布局、体系运转、管理体制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加快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化公立医院外部治理机制高效协同,强化管理体制整合,将卫生健康基本建设投资增量优先向基层倾斜;实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工程,支持首府呼和浩特率先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区域公立医院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要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均衡布局,分别在自治区东部、中部、西部布局建设3~5个专科类和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2022年基本完成全区范围的规划布局,到2025年基本完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35年,基本建立满足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需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许宏智说。

要扬长补短,创新攻坚有作为

采访中,受访者还纷纷表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彰显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谭相东表示,站在历史新起点,除了要更加注重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着力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西藏还将立足本地实际,争创国家高原病医学中心,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布局建设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打造重点县域中心医院。集中优质医疗资源建设一批临床重点专科群,补齐妇幼保健、血液供应、急诊急救等短板,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网络。发挥藏医药防病治病特色优势,健全高效便捷的藏医药服务体系,推进藏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更加注重质量提升和深度下沉,着力构建起符合西藏实际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功能定位,创新完善巡回诊疗、全民健康体检等服务模式,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档升级,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加快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高海拔乡镇卫生院等帮扶机制,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谭相东还专门提到,要用好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机制,注重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培养,建立符合西藏实际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鼓励引导人才向高海拔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

李小松提出,湖南在毫不动摇抓好疫情防控,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区域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均衡布局,大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提质扩面等基础上,还将依托本地丰厚的中医药资源,大力实施“中医强省”战略,积极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中医药管理体制机制、中医药医保和服务价格管理、中医药管理创新、中医药评价体系改革,实施中医药服务提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振兴、文化弘扬工程,深入开展中医药服务基层惠民、医疗服务中西协同、中医药海外传播和质量保障行动,推动湖南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杨闽红坦言,作为医改的排头兵,福建的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既迎来难得机遇,也面临挑战: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尤其是优质资源较为匮乏,结构和布局均有待优化,总量扩容、质量提升、机制优化等任务较重,有序就医和诊疗格局的全面形成还有一个过程……“下一步,福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健康中国战略,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实际,重点加快构建科学合理、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杨闽红介绍,一是聚焦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多措并举补齐医疗人才、临床学科、医疗科研等短板弱项,深化价格、编制、人事、薪酬等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智慧医院建设,引导各级公立医院不断做精做优做强。二是聚焦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扎实推进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完善精准帮扶、资源共享、医防融合、协同发展等长效机制,为群众提供系统连续的卫生健康服务,有效促进形成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三是聚焦中医、基层短板,开展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等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围绕“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健康需求,推进老年医学、儿科等学科建设,助力实现“幼有优育、老有康养”的愿景。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