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鄱阳湖“五河”水库群如何发挥抗旱效益?

“目前,全省水库来水偏少,洪门水库平均入库流量只有60立方米每秒,出库流量达150立方米每秒,水库一直处于为下游补水状态。”8月17日,在江西省水文监测中心水情会商室,省水利厅防御处工作人员杨筱筱打开江西水情服务系统,介绍鄱阳湖赣抚信饶修“五河”水库群的水位及实时出入库流量。

数据显示,8月15日,江西省水库总蓄水量175.63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偏少4.48亿立方米。

江西共有10 593座水库,多数分布在鄱阳湖的主要水源“五河”上。其中,发挥防洪抗旱作用的重点水库是赣江上的万安、峡江水库,修河上的大塅、柘林水库,抚河上的洪门、廖坊水库,昌江上的浯溪口水库等。这些水库成为鄱阳湖流域防汛抗旱体系的“主力军”。

6月下旬以来,江西省平均降雨量比多年均值偏少5成,鄱阳湖星子站水位于8月6日退至11.99米,这让2022年成为1951年有记录以来最早进入枯水期的年份。

此时正是秋稻生长的关键期,作物需水量大。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如何既保障城乡居民生产生活用水,又满足粮食灌溉用水需求?调度“五河”水库群,发挥水库调蓄作用,最大程度利用现有水量,成为确保流域用水安全的“王牌”。

江西省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赣抚平原灌区和临川金临渠灌区以抚河为水源。据省水利厅防御处处长李小强介绍,8月上旬开始,省水利厅调度廖坊水库将下泄流量由60立方米每秒增加到90立方米每秒再到120立方米每秒,累计为下游补水4 000万立方米。

廖坊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势必造成水位快速下降,对后期水库调度产生影响。这时就需发挥流域梯级骨干水库的调和作用,联合调度。

“我们调度廖坊水库上游的洪门水库,为廖坊水库补水,维持廖坊水库水位在62.5米左右。”李小强说,“两个水库的联合调度,保障了两个大型灌区133万亩农田的灌溉用水。”

在水情会商室,杨筱筱打开了流域预报调度系统中的江西省水系图。“‘五河’水系相对独立,呈分散状态汇入鄱阳湖中。”杨筱筱解释,“但是每条河上的水库分布情况不同,调度起来仍需统筹分析、因事制宜。”

据介绍,在做好“五河”水库群调度的同时,省水利厅指导各地水库根据供水对象“一库一策”做好用水计划。经研究决定,于8月9日将峡江、廖坊水库提前近两个月纳入非汛期管理,增加蓄水量近6 500万立方米,为后期抗久旱储备水源。

“6月下旬开始,省水利厅就调度水库在确保防汛安全的前提下,增加蓄水。截至7月中旬,全省水库总蓄水量203.5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偏多7%。”李小强介绍。

打好提前量、让水库预先“喝饱水”,为统筹应对持续干旱天气做足了准备,增添了底气。

随着干旱天气的到来,“五河”水库群由“拦蓄”转为“下泄”,最大程度保证下游用水安全。李小强举了一个例子,8月中旬,修水县山口镇等乡镇水厂取水有困难,省水利厅立即调度大塅水库,加大出库流量,保障了6 000余人的饮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需求。

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自8月16日起,省水利厅实施“鄱阳湖水库群抗旱保供水联合调度专项行动”,计划补水3.3亿立方米,保障旱区范围内农作物生长关键期灌溉用水和群众饮水需求。

水库调度,还需要不同部门的沟通配合。“我们协调电力部门,对16座以灌溉为主要任务的大型水库限制发电。同时,赣江梯级水库及其他重点水库不参与电力调峰,保障后期下游用水。”省水利厅防御处工作人员胡彧说。

8月17日,在省水利厅防汛值班室,几名工作人员紧盯电脑屏幕,关注着“五河”上游来水情况及流量变化。“旱期和汛期,我们关注的焦点不同,汛期主要看上游来水情况,从上游往下游分析如何将水分出去;旱期则是关注各地需水情况,从下游往上游判断如何调来更多的水。”胡彧说。

各地干旱情况不一样,如何了解各地用水需求,调度好有限的水资源?

“当下游有用水需求时,省水利厅根据近期的调度方案及水库蓄水情况,计算分析能否加大出库流量、加大多少才能解决下游的用水问题。”杨筱筱说,“决策后,会将调令下发各水库管理单位执行,按要求加大下泄流量。”

经过精确分析计算、部门协同配合,上游的水就这样通过水库的精准蓄泄到达干旱需水区。

“五河”水库群调度,让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充分发挥了抗旱综合效益。目前,江西大中型灌区的灌溉用水基本有保证,全省151处县级以上取水水源地供水保障正常。

责任编辑:甘霖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