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在京发布 超46万项!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活跃

6月29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在京发布。该《报告》由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指导,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共同编写。

成果转化活动持续活跃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随着我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系列政策法规的逐步落实,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已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报告》显示,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略有增长、合同金额有所增长。2020年,3554家高校院所的合同项数为466882项,总合同总金额约为1256.1亿元,当年到账金额为811.7亿元。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亿元的高校院所数量为261家。

从《报告》数据看,其中连续填报的3043家高校院所合同项数比上一年增长6.5%,总合同金额比上一年增长12.6%。其中,以技术开发、咨询和服务等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较上一年略有增长,但以转让、许可和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增长明显,合同项数、合同金额、当年到账金额,较上一年分别增长39.9%、32.3%和21.8%。

《报告》显示,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合同项数、合同金额分别较上一年增长了22.9%和44.7%;其中,中央财政资助项目产生的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额、合同金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42.8%、61.7%。记者了解到,这些数据的增长与近年来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所取得的成绩有着紧密关系。科技人员携科技成果参与创业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释放,成效明显。各级财政资金资助项目,特别是中央财政资助科技项目成果正在进一步加快转化。

高价值成果转化效益凸显

高价值成果转化效益凸显。7亿元!这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发的半导体激光技术以作价投资的形式,向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合同金额。5.116亿元!这是由四川大学研发的“新冠病毒疫苗”等21项科技成果以作价投资的形式,向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合同金额。5亿元!这是湘潭大学研发的新型固体酸催化材料技术以许可的方式,向企业进行成果转化的合同金额……

《报告》显示,2020年,3554家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为20977项,合同总金额为202.6亿元。转化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的高校院所数量超过40家。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合同项数、合同金额略有增长,合同项数为445905项,合同金额为1053.5亿元。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合同金额超过10亿元的高校院所共12家。

《报告》显示,从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特点分析看,高校院所以转让、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明显增长,以许可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显著增长。以转让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为69.8亿元,以许可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为67.8亿元,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金额为65.0亿元。“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平均合同金额为96.6万元,其中作价投资平均合同金额最高。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平均合同金额为1335.4万元,是转让方式平均合同金额的27.5倍,是许可方式平均合同金额的12.1倍。”

“科技成果流向聚集明显,超四成转化至制造业领域,超六成转化至中小微其他企业。”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副主任黄灿宏介绍说,各地方科技成果产出与承接能力分布特点显著。据《报告》分析,山东省和广东省对其他地方产出的科技成果吸引能力强,承接金额最高。江苏省和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平衡有序发展,科技成果产出能力强,承接和输出能力较为匹配。北京市和上海市高校院所多、科研能力强,输出成果到其他地方合同金额远大于承接其他地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对其他地方的辐射能力强。

对创新人才激励作用显现

近年来,国家相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创新人才的激励作用逐步显现。“2020年个人获得的现金和股权奖励金额达55.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8%,其中现金奖励金额为27.9亿元,比上一年下降10.5%,但是股权奖金金额为28.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5.1%。此外,各级财政资金资助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特别是中央财政资助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正在进一步加快转化。”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二级巡视员陈宏生说。

《报告》统计,在2020年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合同中,奖励个人金额占现金和股权收入总额的比重超过50%,奖励研发与转化主要贡献人员金额占奖励个人金额的比重超过90%。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相关协议签订后,科技成果的技术支持和顺利产业化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功与否的关键。很多高校院所在转化科技成果后,通过创设和参股新公司的方式,进一步支持、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后续工作,尤其是以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单位,往往成为新成立公司的股东。《报告》显示,在政策激励下,中央所属高校院所创设和参股新公司的数量和地方高校院所创设和参股新公司数量均明显增长。2020年,3554家高校院所创设和参股新公司的数量为2808家,比上一年增长28.9%。

促转化创新做法不断涌现

《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高校院所专门成立适应自身特点的技术转移机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不断向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同时,高校院所与企业共建的研发机构、转移机构和服务平台的数量快速增加,不断吸纳聚合各方资源助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统计显示,2020年,802家高校、科研院所自建技术转移机构,比上一年增长16.4%,1106家与企业共建研发机构、转移机构、转化服务平台,比上一年增长5.5%。

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具特色的创新做法在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不断涌现:南京大学向在校外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团队赋予职务科技成果的长期使用权,降低向新型研发机构许可知识产权的门槛;湖南大学建立了“周演”制度,邀请发明人面向项目领域产业专家和投资机构演示研究成果,通过向市场准确传递科技成果信息,让市场自主筛选出有需求的技术等。

据介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已连续出版发布4年,2021年,年度报告编写组继续扩大年报数据收集范围,共有3554家单位(高等院校占40.3%,科研院所占59.7%)填报了符合要求规范的2020年成果年报数据。该《报告》分为总体情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3个篇章。一是介绍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整体概况。二是重点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规定的技术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活动的总体分析、财政资助项目、收入的分配情况。三是呈现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情况。四是展示兼职及离岗创业和创设参股新公司、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工作案例等内容。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