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财税论文是如何“炼”成的
夏风又穿巷,浮瓜冰雪凉。又是一年毕业季,大批高校毕业生走出承载着青春的校园,带着憧憬迈向人生新的旅途。毕业论文,是学子们对学生时代交出的答卷,是跃入人海前的初次试炼。本期我们邀请几位高校老师,就财税论文的写作与评定标准展开讨论。且看胸中选题千千万,下笔如何见真章。我们摘录了部分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朱为群:我今年指导的硕士毕业论文共有6篇,研究选题涉及企业所得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抗疫税收政策效应、遗产税开征的必要性、未上市公司税务风险、税务赛事的影响以及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些选题都来自实际税务问题。
蔡秀云:从我批改的情况来看,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财税政策研究,支持学前教育、养老等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等,在今年毕业论文中较受关注。
蒋云赟:今年我们的硕士毕业论文侧重三个方面,一是财税政策对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的影响;二是金税工程对税收遵从的影响;三是环保费改税等政策的影响效果评估。
蒋云赟:首先,一篇优秀的论文要在理论或者实践上有新意。其次,针对选题要有严谨的分析框架、完备的数据支持和稳健的数据处理,除了利用现有的数据库外,同学们应该多通过调研收集数据,采用文本爬虫等方法构建数据库。最后,论文应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白彦锋:选题非常重要。一篇好论文的选题应具有较强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问题导向明确,不能只是简单重复前人的研究。同时,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应该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在资料搜集难度和模型复杂程度等方面,体现出作者的研究能力和“工作量”。
蔡秀云:我想再次强调选题的重要性。选题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它影响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关系到论文写作的成败。
朱为群:我从“大”的方面补充几个评定标准——论点鲜明、论据可靠、论证符合逻辑、结论明确有新意、符合学术规范、文笔流畅。
蔡秀云:论文写作是一个学术训练的过程,要调整好心态,把完成毕业论文当成一个阶段性目标。同样,老师和学校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才能对学生的论文给予正确的指导和评判。
白彦锋:在学术论文发表和评选过程中,“无模型不论文”几乎成为现在学术界的一种“病态”,进而对学生培养、论文撰写带来不利影响。改变这种状况,需要高校、期刊杂志和教育主管部门引导学术界真正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税收体制改革作出贡献。
朱为群:在选题上,有些选题过于宏大,学生由于各方面限制无法驾驭,研究意义不大;在内容上,有些论文缺乏明确的问题导向,往往是堆砌资料而缺乏针对问题的梳理,导致观点模糊或前后矛盾;在形式上,很多论文框架千篇一律,有些论文存在滥用数理模型和计量分析的倾向。
蒋云赟:现阶段高校的课程设置使得学生普遍压力大,论文写作时间不足是普遍现象。作为老师,我们应主动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虽然专业实习非常重要,我们还是期待同学们能把更多时间留给校园,留给课堂。
蔡秀云:以高科技手段为支撑的财税改革在完善自身体系的基础上,如何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是财税领域研究的新趋势。
蔡秀云:首先,作为导师做学问要心怀“国之大者”,将自身科研工作与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相结合;其次,引导和鼓励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在论文写作尤其是论文开题时关注最新政策变化,将论文撰写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白彦锋:将税收理论研究与“国之大者”紧密结合,就要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看问题,做真正能推动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升、有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税收学术研究。
(主持人:姜赫)
责任编辑:牛淋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