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智慧技术进县城

每天清晨5点,山东省潍坊市寿光的农产品物流园里已是车水马龙,总重1万多吨的蔬菜瓜果,被一辆辆大卡车销往全国30多个省份的200多个城市。这个只有110万人口、2000多平方公里,山东省的一个普通县级市,却成为被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

“寿光蔬菜指数”影响着国人“菜篮子”的价格走向。潍坊通过推行“数字种植”“数字监管”“数字交易”三种新模式,让寿光逐步实现由“经验种菜”到“数字种菜”的转变。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推进数字化改造,发展智慧县城。数字技术的下沉,有望使县城发挥资源禀赋,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同时县域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有望得到强化,通过数据融通,形成城市直达乡村的良性治理循环。

致富增收:智慧平台,一县一策

目前来看,我国的东西部县域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中西部地区依然是以农牧业、矿产能源、旅游业为主,数字化发展自然聚焦在农牧业产品上;在四川、甘肃等地的一些西部地区能源型县域,已经在进行能源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例如零碳乡村、5G煤矿等。

月牙泉、玉门关、雅丹地貌……历史和大自然的馈赠,让甘肃省酒泉市敦煌这一丝绸之路上人口仅20万的县级单位,年接待游客人数逾800万。敦煌的智慧县城建设早已摆脱“依靠政府、依靠财政”的老思路,依托华为云技术构建的飞天云数据中心,搭建起智慧敦煌统一基础平台,统一承载旅游、交通、政务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应用。这样一套智慧旅游体系,让敦煌游客增长了近300%,直接促进旅游收入提升311%。2021年,敦煌市入围“2021中国智慧城市百佳县市”榜单。

而在东部沿海地区,这里许多县城依照“一县一品”打造出了国内首屈一指的“品牌强县”。在晋江,利用产业互联网打造驰名中外运动鞋的故事值得关注。当地有个叫“辅城”的平台,可以把生产辅料的中小微供应商聚集到一个平台进行供货配比,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对于这种产业链比较集中的县城,借助信息技术的下沉实现集群效应,有助于数字技术加速释放红利。

“受限于人口和经济规模,利用数字技术发展县域经济时,要结合自然资源禀赋‘锻长板’,柔性化增强各地的产业支撑能力,突出县域特色。”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智慧城市业务部总经理葛利涛指出。

为明确“智慧县城的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这一关键点,《意见》专门将现有1400多个县城进行细分,包括大城市周边县城、专业功能县城、农产品主产区县城、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城、人口流失县城等几种不同类型,提出坚持“一县一策”,针对每个县的具体情况“缺什么补什么”。这并非会削弱中心城市的力量,而是旨在优化调整地区联合体内部核心与周边的空间关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霍鹏告诉记者,各县域发展产业优势,首先要充分了解“数字化”,通过课程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公务人员对于数字化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理解与认识程度;其次要把握“差异性”,物流、制造业等优势明显的地区,可以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园进县域,农牧渔等发展基础好的地区,需加快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建设;最后要注重“专一性”,聚焦“少而精”且具有可行性、联系性、带动性的领域展开具体的建设工作,研判投入产出比,不盲目铺“大摊子”、不追求形式上的“高大上”。

便民服务:一网通办,易用高效

“上午我填写了一个‘代办’申请表,下午营业执照就送到了我手里,全程4小时顺利拿到营业执照。”近日,安徽易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跃河对安徽肥西“领办代办”服务称赞有加。

据了解,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领办代办”窗口已服务重大项目15个,涉及企业开办、建设、验收阶段等事项61件,得到了不少企业的高度认可。“领办代办”制度正在成为肥西县独具特色的政务服务和创优营商环境“肥西品牌”。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的“传统办事大厅”摇身变成了“智慧服务空间”,嘉善县及下设9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已实现“24小时自助服务区”、“互联网+政务服务”体验区、政务服务综合受理区和后台集中审批协同中心的“三区一中心”的智慧化布局改造。借助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嘉善县上线了智慧政务可视化平台,可实时显示排队人数、办件数量;门禁系统实现智能化识别、视频监控系统无死角覆盖,营造放心安全的办事环境。

长三角地区的“便民服务”智慧化水平已走在全国前列。公开数据显示,在网上政务公开、电子政务方面,2020年长三角地区74.6%的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超过2万条,38.8%的县域超过九成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并上线应用。在政府服务信息一站式办理中,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办理期限、收费事项及联系方式等内容清晰明确。

然而,全国仍有不少县域数字化水平普遍较低,特别是部分农村地区脱贫摘帽不久,财政状况仍然紧张,具有成本敏感和对错误包容性低等特点,这就要求实施县域服务智慧化改造时,对数字化工具的选择要更加精准。

“欲让好钢用在刀刃上,地方政府和企业需要把握‘增效、易用、可持续’三个关键点。”葛利涛说,由于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适应性周期长,传统大城市的高投入、大步式的数字化建设模式并不适用于县域。因此需要让“技术赋能”快速见效,实施更接地气的智慧化场景改造。

据他介绍,云粒智慧作为中国联通和阿里巴巴合资打造的技术公司,在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服务C端的基础上,结合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的经验,帮助政府提供服务,通过平台化公共服务、分布式部署应用等模式降低了县域政府投入成本;在少数民族地区,打造出藏语等小语种版本,让老百姓最多“三键”实现业务的查询办理、简单易用。为了让数字技术具有普适性,在移动端县域治理应用中,采用自动定位识别、智能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用户只需要上传一段语音、视频或几张图片,平台即可对上报事项的地址、类别、内容自动分析,程序简单易用且效果显著,广受县域基层群众欢迎。

城乡治理:数据融通,应享尽享

位于“城尾乡头”的县域,高效能治理不仅是推进县城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从城市到乡村治理闭环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作为“枢纽”,县域既要落实城市上级主管单位的管理要求,还要做好基层辖区管理的具体服务,从政策到配套,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中间一根针,下面一张网”。

无论是县域治理,还是打造城乡产业集群,数据的打通都是关键一环。一个县级单位,在数据开放共享中究竟承担怎样的角色?业内专家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按照分工,市县两级平台承担全市数据归集工作,县分平台重点做好区域范围内个性化数据归集,建立完善归集任务管理、数据同步通道、配置管理等体系,完成数据归集流程自动创建与运行,实现数据归集入库;县分平台向市级平台定时报送任务执行情况和数据归集情况,形成全市统一的数据归集视图,实现数据血缘分析。

“数据打通后,一方面能实现县城到下设基层乡镇村的数据融通,让乡镇政府和企业的数据与县域管理部门对接;另一方面,下设管理部门收集上来的数据,也是城市治理的有机补充,供城市用数据决策,为产业集群的各项管理办法、招商政策、惠民惠企补贴发放等提供有效依据。”葛利涛告诉记者。

在上海、青岛等发达城市,“一网统管”数据平台已集成多个部门的子系统,初步形成了贯通市、区、街镇三级,覆盖经济治理、社会治理、城市治理的城市工作体系。以青岛为例,实现了法治政府建设的市、区市、镇街三级数据“全贯通”,打通了法治政府建设的“神经末梢”,破题解决法治政府建设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问题。

目前,多地政府已经高度重视数据的开放共享,形成“应享尽享”的观念。“但也有偏远县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不高、信息惠民应用场景不多,导致治理主体配合度不高等问题普遍存在。”赛迪顾问县域经济研究中心分析师杨皓天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表示,因此需要创新打造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生产生活方式场景,鼓励多元主体参与数字县域共建共治。

在推动数据共享的过程中,目前大规模收集到的还是“结果性数据”,但要想实现精细化治理,需要过程性数据,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实时动态数据。

“比如在疫情防控中,不仅需要获取健康码状态、过去一段时间到访地的信令数据,还需要得知具体在什么时间出入了哪些场所等信息,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百姓共同努力才能实现。从县域治理的政府监管、产业提升、企业服务三个维度来看,要先把政务数据打通,形成良好的样板效应,然后驱动企业数据逐步参与进来,才能有效解决县域产业集群上下游协同能力弱、数据共享难、产业风险评估难、精准治理手段落后等问题。”葛利涛补充道。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