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三种机制”破解“九个问题”
近年来,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改革谋发展,向创新要动力,紧紧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目标定位,创新工作机制,做优主责主业,发动全民参与,推动红十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用好改革关键招,建立全面统筹保障机制
围绕破除基层红十字会组织“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组织薄弱”问题,坚持以“有热心红十字事业带头人、有稳定会员或志愿者队伍、有规范管理制度、有稳固服务平台、有红十字特色活动”为标准,大力发展红十字会基层组织。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解决“薄弱”问题。在全县12个乡镇、24个单位、23所学校、6个社区、2家医院和4家企业分别成立红十字基层组织,实现乡镇红十字会全覆盖。根据乡镇、学校、医院红十字会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实施方案和绩效管理考评工作方案,指明工作重点,明确考核事项,打造了由工作到考核的闭环组织保障。
二是强化队伍建设,解决“缺人”问题。出台《南城县红十字会改革实施方案》,增加领导职数和人员编制,并配齐配强领导班子。围绕构建集应急救援、应急救护培训、医疗护理、健康养老、心理救援、人道救助和捐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志愿服务体系,组建了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和红十字阳光心理救援队3支专业志愿服务队伍,拥有注册志愿者260余名,省级骨干志愿者7名。
三是强化资金配备,解决“差钱”问题。为及时给易受损害群体提供红十字服务,选取社区人口密集、人流量大、中小学生和居家老人较多的城东路社区,投资136万元,打造集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和博爱家园项目基地为一体的红十字文化综合体。2020年至今已开展红十字救护员培训15期、应急救护普及培训20期、生命健康安全教育体验达4000余人次。
唱响业务主题曲,建立救助服务推进机制
聚焦主责主业,建立以宣讲、培训、帮扶为核心的救助服务推进机制,切实解决公众防灾避险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不足和红十字会服务民生力度不大等问题。
一是“讲”到位,解决“防灾避险意识不强”的问题。针对青少年人群,依托生命健康安全体验馆阵地优势,大力开展应急演练、疫情防控演练、青少年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讲座、“心灵阳光”工程心理健康教育和防溺水进校园宣讲等活动,青少年防灾避险和生命安全意识大幅提升。针对老年人群,充分发挥社区红十字博爱家园作用,组织开展医疗保健、疾病预防、公共卫生等公益讲座,既帮助老人提升卫生健康知识水平,提高老人识别保健品传销骗局能力,又为社区老人提供免费的医疗服务,体现实质性的关心关怀。
二是“培”到位,解决“自救互救能力不足”的问题。充分发挥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作用,积极组织应急救护培训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2020年开展救护员培训15期,培训救护员678名,培训覆盖全县10个乡镇。探索推出“地摊授课”新培训模式,以更符合真实场景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质量,现已开展普及培训11120人。
三是“帮”到位,解决“服务民生力度不大”的问题。精准帮扶老少人群,创新利民惠民志愿服务品牌,打造“泳”安计划、“救”在身边、跟我回家、老有所依、心灵氧吧5大特色志愿服务品牌,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帮助走失人群安全回家,为老年人提供照顾陪伴等服务。在“99公益日”,创新发起“疫情无情人有情”“梦想陪你一起成长”2个公益项目,募集资金143.7万元,35721人次参与爱心捐赠。
下好创新先手棋,建立全民参与引导机制
注重发挥红十字会直接联系和服务群众的重要职能,积极引导全民参与。
一是宣传发动,解决“氛围不浓”问题。依托新媒体和公众号平台,紧密结合“5·8博爱周”、世界防灾减灾日开展《江西省红十字会条例》宣讲、“三献”动员宣传等,不断提高公众对红十字的认知度。
二是示范带动,解决“干劲不足”问题。积极开展“博爱送万家”“一家一个救生圈”“心灵阳光工程”等红十字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县红十字会“领头雁”作用,动员基层红十字会积极参与项目,让品牌服务下到基层、落到实处。
三是部门联动,解决“协同不强”问题。为有力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突发事件,与县民政局、县应急管理局等部门深入开展合作,以各自职能为基础,以信息共享、优势互补、密切配合、注重实效为原则,建立集信息共享通报、统一指挥调度、资源协同保障、社会力量引导发展、应急演练和培训合作功能为主的防灾救灾联动工作机制,解决了部门间协同不强的问题。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