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答卷”:填格赋能 瓣瓣同心
国家大战略,三地大棋局。
8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座谈会,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这是一个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的历史抉择,这是一道事关国家发展大战略的时代命题。
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中,赋予了天津“一基地三区”的功能定位,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天津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构建项目化、清单化支撑体系,“一基地三区”建设蹄疾步稳。
数往知来,竿头日进。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今天精耕细作的“工笔画”,同靠燕山脉,共饮滦河水的京畿大地正在深刻改变。天津铭记殷殷嘱托,以大局意识、担当精神,拼搏奋斗,填格赋能,向时代和人民交上一份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天津答卷。
“一盘棋”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
草长莺飞,春回大地。三月初的天津港,碧波荡漾,风景如画。在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上,光伏发电设备尽情吸收着春日暖阳,自动化岸桥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装卸作业,港湾里海洋生物尽情畅游……
天津港是京津冀和“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是“一带一路”的海陆交汇点、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和服务全面对外开放的国际枢纽港,同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多个港口有着贸易往来。作为“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天津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最大限度发挥港口作为核心战略资源的强大作用,以百年大港的使命担当,跑出了助力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绿色、智慧的天津港码头。天津港供图
天津港吞吐量一路攀升,集装箱吞吐量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2021年突破2000万标准箱,近3年复合增长率位居全球十大港口首位,助力天津市国际航运中心排名较2018年跃升10位。目前,天津港集团已在京津冀地区设立了30余家内陆服务营销网络(加盟)店。仅去年天津港环渤海内支线运量同比增长30%以上,带动中转吞吐量同比增长30%以上,全力保障腹地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服务首都、服务京津冀、服务辐射腹地的功能定位,积极推进津冀港口全方位合作,天津港高水平打造京津冀“海上门户”枢纽。
天津港充分发挥枢纽港优势,高质量运营津冀、津唐2家集装箱公司;与环渤海12家港口共同发布联合对外服务倡议,做强环渤海“天天班”“两点一航”服务,环渤海内支线三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7.5%;京津冀营销网点达到38家,设立雄安新区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港口物流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津冀港口联盟合作,共建以天津港为核心、以河北港口为两翼的世界级现代化港口群,努力成为推进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重要支撑……
朝乾夕惕,分秒必争,天津港的脚步追赶着港口的每一次日升和日落。天津港破浪前行,不仅成为天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劲“加速器”,更成为活跃着的京津冀乃至内陆腹地的经济脉动。
牵住“牛鼻子” 奏响“和弦音”
“我在京津城际上看到过最美的日出!”青年创业者陈方平眼睛里闪烁的光芒,就像他在往返京津途中早起看过的朝阳,也像晚归时仰望的星辰。
中国科协“科技创业先锋”陈方平是个90后,2018年他将自己创立的云圣智能从北京中关村迁到了滨海新区。“天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我们从来到天津创办企业,到企业成长、壮大,整个儿过程中都能享受到政府的各项支持政策,充分感受到良好的营商环境。”他说。
陈方平和他的云圣智能是滨海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背景下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和企业落户的一个缩影。天津抓住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合声唱响京津“双城记”,与此同时,积极对接服务雄安新区。
天津滨海-中关村。滨海新区宣传部供图
成立5年多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突破3000家。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增项目1093家,首次实现年度新增企业过千家、科技企业超500家。其中,北京企业占到了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全部新注册企业的30%。此外,位于宝坻区的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已有65家实体企业落户,20余家企业顺利投产。科技创新动能持续增强,创新示范作用更加凸显,正在成长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过去一年,国家开发投资集团、华润集团、中国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13家单位和天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中石化、中海油等51家央企新设机构173家,通用集团机床装备总部、中铁建华北区域总部等落户,引进中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核心基地天津基地、中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项目集群等一批高质量项目,总投资1621亿元,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赋能加速。
几天前,天津市近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跨越“十三五”和“十四五”的京津冀一体化公路重点建设项目——津石高速公路天津东段主线正式通车,天津港区域与雄安新区高速通道彻底打通。天津积极加强与河北省有效对接合作,落实和河北省签署的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细化落实国家指导意见。
2021年,天津港服务雄安新区绿色通道运输业务完成超1.1万标准箱;天津一中雄安校区、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雄安培训基地加快建设,天津市已组织四批医疗队,派驻雄安新区开展医疗卫生事业帮扶;天津市静海区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产业创新联盟作用,加强与雄安新区的产业互动合作;天津市西青区以美丽“口子镇”建设为抓手,打造对接服务雄安新区的“津西首驿”……
倾力服务,全力支持。天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一地一域之限,深度融入服务大战略,占机乘势高质量大发展。
政策协同“提速” 民生福祉“溢出”
协同发展,并非简单“迎来送往”。除了产业协同,打造经济增长极的新样本,还需要公共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让民生福祉从三地各自的小圈“溢出”,让老百姓更多地感受到一体化带来的获得感。
“轨道上的京津冀”让人们说走就走。津保铁路、京津城际延长线等建成通车,京滨、京唐、津兴铁路加快建设,京津冀交通“一卡通”覆盖全部公交和地铁运营线路。天津还不断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京津通勤便利化12项措施全面落实,京津城际列车实现“公交化”班次,高铁天津南站至北京南站实现“预约+直刷”乘车模式。
近年来,京津冀居民不仅感受到“出行效率提高了”,还切身体会到“看病报销更加方便了”和“就医负担进一步减轻了”。
京津冀3+N集采签约现场。天津市医保局供图
天津市医药采购中心主任张宏伟介绍,京津冀“3+N”医药集中带量采购联盟,作为国家集采的有益补充,自2020年以来已先后开展了10批次集采,降价效果显著,不断释放改革红利。
两年多来,京津冀“3+N”联盟集采模式日趋走向成熟,参与省份和采购频次逐步增加,集中采购“以量换价”效果也更加显著。“我们将进一步加大集采工作力度,持续推动降价惠民,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宏伟表示。
2016年12月,天津就率先通过国家异地就医平台实现了异地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2019年12月底,天津市南开医院和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真人真卡测试成功,标志着三地门诊结算的正式联通。“截至目前,天津市具有住院资质的400余家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接入国家异地就医平台,提供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服务;全市1013家定点医疗机构提供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服务,实现了机构全覆盖。”天津医保局待遇处副处长张涛说。
8年来,“一盘棋”的观念牢固树立,“一家人”的情感不断升华。断流26年的永定河干流实现全线通水;大气、水污染等协同治理,天津去年PM2.5平均浓度39微克/立方米,比上年改善20.4%;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资格互认,高端外国人才办理来华就业手续和审查结果互认……
地相接、水相连、人相亲。京津冀三地历史渊源深厚,如今更是在协同发展国家战略中,瓣瓣同心,共同书写新时代答卷,为更加美好的生活不懈奋斗。
责编:焦瑞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