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科学发展生态旅游 追求和谐共生之美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开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月8日发表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对我国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实践证明,发展旅游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之一。如今,全国各地正持续探索更加科学完善的生态旅游发展之路,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路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幅员辽阔,地貌、气候复杂多样,生物多样性丰富,这正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庆节假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沙湖景区,导游的现场讲解引起游客共鸣。“漫步在鸟岛,会有一种感觉,我们是来做客的,鸟儿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沙湖属于古河道型湖泊,在上千年风力的侵蚀搬运下,这里形成了22平方公里的沙漠。20世纪50年代,‘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风吹石头跑,遍地是蒿草’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宁夏沙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文强说,经过一代又一代农垦人30多年的建设,今天的沙湖已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从每年的12月份开始,就会陆续有很多鸟类来到沙湖越冬、繁殖,如大天鹅、小天鹅、疣鼻天鹅等。为更好传播生态保护理念,沙湖景区以爱鸟护鸟为主旨连续举办了10届沙湖国际观鸟节。

正在沙湖观鸟的摄影爱好者赵志阳感慨道:“如今的沙湖,婀娜翠绿的芦苇、清澈湛蓝的湖水、翩翩起舞的飞鸟与远处的贺兰山相映成趣,犹如一幅层次鲜明的水墨画。”

在四川峨眉山,游客与峨眉山灵猴和谐相处也是一道别样风景。峨眉山灵猴,学名藏猕猴,景区内自然分布约15群500余只。灵猴三五成群,或攀爬玩耍,或追逐打闹,给游客带来很多欢乐。

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峨眉山成立了清音阁自然生态猴区科学治理工作专班,将自然生态猴区划分为灵猴生活保护区、缓冲区、游客游览区,并布局多个安全管控点,设置提示牌,提醒游客与猴群和谐相处。

综合效益日趋显著

今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依托优美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存,引进专业设计、运营团队,在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扰动前提下,打造旅游与康养休闲融合发展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近年来,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日趋显著。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发布的第74期文化和旅游智库要报显示:“十三五”时期,我国森林旅游游客总量达到75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6.8万亿元,其中,2019年森林旅游游客量达到18亿人次,创造社会综合产值1.75万亿元。

作为文化和旅游部定点帮扶县,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以生态旅游为重要抓手,找到了经济社会发展驱动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曾经靠“砍树”支撑经济发展的阿尔山,如今靠“看树”实现经济转型。近年来,该市以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游,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等生态工程,不断提升旅游产品质量,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阿尔山绿色发展理念。

“生态旅游强调保护旅游对象、造福当地社区、传播保护理念,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载体。在我国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生态旅游将越来越受青睐。”中科院旅游与社会文化地理研究室主任钟林生说。

抓住契机长远谋划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在我国召开,对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作为会议举办地,云南近期加大生态旅游推介力度,围绕“物种多样性”“亚洲象”等热词,全方位展现云南的生态之美、民族风情。有中国最大的热带雨林的西双版纳提出将建设闻名世界的森林公园、闻名世界的康养旅游名城、美丽中国雨林胜地,实现旅游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全国各地都看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积极意义,并大力推动,对此业界专家表示赞同。

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暨中国旅游研究院昆明分院副院长蒙睿表示,生物多样性、景观多样性、文化多元性相互交织,将不断擦亮云南旅游金字招牌。建议因地制宜破解资源赋存与开发基础的不匹配、环境脆弱与开发建设的不适宜、保护理念与制度设计不配套等问题;有序构建生态旅游的现代产业体系,重视文化自信和自然教育的凸显,重视创新管理和高新科技的运用,为我国生态旅游发展贡献更多云南智慧。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学院院长罗芬建议,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旅游业要做好“加减乘除”法——善做加法,拓展文旅产业融合渠道,如“旅游+生态文化”等;敢做减法,摒弃短期利益行为,如在门票价格等方面做减法;乐做乘法,加倍借势借力借智,如以区域协作助推新发展等;力做除法,去除过时发展观和不利因素,如转变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观等。

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窦文章表示,应充分把握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度,统筹生态保护与在地居民生存和发展的辩证关系,避免绝对保护主义和一刀切;应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科学确定生态旅游环境容量及开发底线约束,探索建立生态环保、文化传承、旅游活动和社区繁荣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