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开窗放入大江来 ——北京市以人才开放助力大国首都建设

(压题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风光)

这是一座历史名城——3000多年建城史,860多年建都史,文化遗产之灿烂丰厚居世界前列。

站在新的时代坐标上,首都北京日益光彩夺目。一个迈向民族复兴的大国,“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成为北京必须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视察北京并发表重要讲话,以透视历史、洞悉未来的战略眼光,明确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战略目标;作出了在北京设立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大战略决策,擘画了新时代首都现代化建设的新航程。

大视野打开大格局,大开放推动大发展。作为泱泱大国的心脏,北京牢固树立人才优先理念,坚持全球引才,实施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着力构建国际一流人才发展环境,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首都高质量发展开启了强劲的人才引擎。

放眼全球,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

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一个开放包容自信的国际一流都市,必然是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

北京是我国最大的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最大的科技人才聚集之地,两院院士、每年的国家科技奖励一等奖和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均占全国的半壁江山。然而,适应“四个中心”和“两区”建设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服务业人才等明显缺乏,高端人才密度与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一流城市仍有差距。

闻鼙鼓而思良将。2020年12月12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带领十六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拉练式检查并召开现场推进会暨“两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拉练式检查的首站就是北京CBD国际人才港——自贸试验区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创新,实现集中资源‘一窗办’,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积极引进国际高端资源,提升国际人才服务水平。”主政者的急切可见一斑。

随着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蓬勃兴起,国际人才竞争日趋白热化。对标世界发达城市,聚焦“高精尖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人才生态,建设国际一流人才高地,成为北京的不二选择。

棋局布定,落子有声。

把引才触角延伸到国际。截至目前,依托相关专业机构,通过选聘招才顾问、加大政府购买力度,北京市已在多个海外城市建立国际化人才联系网络,构建起开放、专业的全球寻才机制。

实施更具吸引力的海外人才集聚政策。按照“一城一策”的原则,北京市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和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三城一区”量身定制人才引进办法,为顶尖科学家创新团队开通了人才引进通道。授予战略科技人才及其团队研究方向、经费使用等若干权利,建立充分信任、充分放手、充分依靠、充分保护的人才发展机制,使战略科技人才潜心向学、创新突破。

搭建一流创新创业平台。北京建设了一批量子科学、脑科学、人工智能石墨烯等领域的新兴研发机构,集中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先进计算产业创新中心等20多个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吸引国际高层次人才来成就事业;推广中关村人才特区的创业孵化模式,发展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加快形成多层次创新人才生态。

拓展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直击外籍人才发展痛点难点问题,北京开辟了外籍人才办理永久居留“直通车”,审批期限由180日缩短为50个工作日;将朝阳、顺义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区外籍人才出入境管理改革措施拓展至全市范围,打造“落地即办、未落先办、全程代办”外籍人才服务体系。

营造国际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特别是外国人才,北京市已经形成了朝阳望京、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等8个国际人才社区,实现了“三城一区”全覆盖。国际化的高峰论坛不断举办,国际人才公寓、国际学校、国际医院等生活配套加速推进,国际化学术环境和生活环境正在形成。

……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北京以包容开放的政策和海纳百川的气概,引燃了全球英才来京创新创业的持续热情,积蓄起北京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破除藩篱,打造人才“强磁场”

人才开放,核心是解除束缚在人才身上的“枷锁”,关键在于改革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2019年,在德国四大研究所之一的马普所做完博士后,抱着在量子科学领域做一番事业的雄心,常凯在察看了欧美和国内众多科研机构后,选择来到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我希望找一个能得到更多支持的地方,经费待遇量子院更胜一筹。”

坐落于中关村软件园的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是打造中国“量子硅谷”的主阵地,也是一个有别于传统的新型研发平台。这是北京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急需、世界一流、国际引领”的宗旨,以承接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为使命,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们把科研的高地、人才的高地、体制机制的高地合而为一,希望新型研发机构出人才、出成果、出机制,产生最大的生产力。”北京市人才工作局副局长刘敏华道出背后深意。量子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探索打开研究单位之间、研究与产业之间、学科之间的“三堵墙”,实行不定机构规格、不定人员编制,自主确定研究课题、自主选聘科研团队、自主安排经费使用等灵活开放的管理运行机制,给予科学家充分信任和充分自主权。

回来后的一连串际遇,让常凯感到“非常幸运”:“落户、房子都是人才局解决的,还发了一个高层次人才工作居住证,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此外,采购设备、装修实验室、组建团队、人员招聘等等,都有行政团队来保障。“你就考虑科研就行,其他的我们来操心。”事无巨细的保姆式服务让常凯惊喜不已,更加坚定了他干事创业的决心。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在国际上,量子信息科技人才竞争非常激烈,吸引人才的关键是机制和平台。没有这些突破,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集聚200多名国际水平的科学家,形成科研协同体。”量子院行政副院长王金勇说。

“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牢记总书记嘱托,北京加快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步伐,积极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政策体系。

按照资格准入、充分放权、服务保障、有效监管的思路,北京开展市级重点项目自主认定改革,把具体选人用人权交给用人主体,党委政府则转向管标准、管程序、管协调、管服务。

在日本求学、工作10年后,张伟荣义无反顾地变卖家产回到祖国,入职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促使她下定决心的,除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正好是学校的双优学科,更在于学校传递出的对人才的强烈渴求。得益于自主选人用人权,学校为她这样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专门开辟了引才“绿色通道”,人才可以直接入选北京市级青年人才计划,享受特殊的支持政策以及配套的公共服务。

张伟荣一回来就被聘为教授、博导,学校提供配套科研经费,帮她组建了科研团队,工资待遇也高于一般教职。两年多来,在学校的平台上,张伟荣一路拔节生长,先后入选了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主持了2项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参与了大兴机场能源环境咨询等重大项目。“回国这个决定,我做得太对了。”每每提起,她总是心怀感激。

“有了充分的自主权,我们摆脱了名额等诸多限制,能够根据学科建设需要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这对于提升学校人才队伍的整体质量起了很大作用。”北京工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兼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主任司鹏搏说。放权松绑激发了用人单位引进海外人才的积极性,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海外引才数量普遍下降情况下,北京实现了逆势增长。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也需要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造就一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骨干人才队伍,由此被纳入新时代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行动计划,成为一项重要工作。

2019年,依托清华大学在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方面的丰富资源,北京市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合作启动非全日制金融硕士(技术转移)学位项目,培养兼具科技创新能力和金融市场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领军人才。“目前第一批30名学生已经录取,是从260多位报名者中筛选出来的,他们大多有金融、技术或复合背景。”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金融专业硕士项目主任刘碧波说,通过项目,将迅速培养出一支堪当大任的技术转移转化骨干人才,推动国际科技成果引进和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集聚一流创新人才,必须发挥好人才评价机制这一“指挥棒”的作用。随着“四个中心”和“两区”建设的推进,科学传播、人工智能、动漫游戏、技术经纪等一大批广泛分布在科技、文化、教育、服务等领域的新职业新群体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北京高质量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北京瞄准新职业新群体开展职称制度改革,通过拓展评价专业领域、打破身份地域限制、创新评价标准和方式,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改革模式,以人才集聚促进产业发展。

拿到科学传播高级职称,果壳网创始人、CEO嵇晓华告别“野生”科普人状态,得到“官方认证”,有了更多底气。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也是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题中应有之意,2019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增设科学传播高级职称,为广大科普人才打通了职业晋升通道。“以前很少有年轻人把科普当做终身追求的事业,更多是作为爱好。现在有了高级职称,让年轻人看到了这个职业的发展前景,有利于成建制地培养和输送科普人才。”嵇晓华说。

快速适应国际化发展和“两区”建设需要,一支具备高度国际化水平的干部人才队伍不可或缺。通过打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更加灵活的海外智力开发利用机制,面向海外高层次人才设立政府特聘岗位,北京巧妙而从容地应对了这一问题。

从2012年开始至今,北京先后开展了3批特聘岗位工作,共引进9位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两区”“三平台”建设贡献着聪明才智。曾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的靳晖通晓国际规则,她提出的“专利盒”制度、数字贸易港建设等政策建议,成为“两区”建设重磅政策之一。曾任斯坦福大学研究员的冯文,借鉴国际最先进垃圾分类经验,提出了引导企业打通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之间全产业链条的方案。曾任威灵顿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的林巍,负责牵头通州区国际招商团队建设,积极对接国际著名对冲基金和资产管理公司,为通州导入国际金融资源。

一个个隐形藩篱被打破,一个个首善制度相继落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制度优势日益凸显,不断激发着北京“两区”建设活力。

优化升级,构筑创新“生态雨林”

天下英才,逐大势而动,择热土而栖。

形成承载世界一流人才发展的生态,培育创新创业热土,北京在平台布局、要素集聚、生态丰富上下功夫,努力打造世界科研高地和创新创业增长级。

“海归之家,创业乐园”,作为北京首家专门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所建立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北京市留学人员海淀创业园的发展是北京不断开拓创新、优化升级创新生态的一个缩影。

从开创“零成本创业”先河,到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完整的孵化链条和机制,从打造网络孵化服务平台,到启用洋创社区孵化外籍人才项目、建设中关村科学城国际人才港,海淀创业园不断更新服务深度、内容模式,打造低成本、全要素的“创业微生态”,大力度引进国际人才。

达影科技创始人吴涛在美国进修博士期间和导师一起研发出数字乳腺体层合成技术(DBT),能够有效恢复乳腺三维信息,解决乳腺组织重叠造成的漏诊和假阳性问题。手握这一创新技术,2017年,吴涛选择回国创业。“我对自己的专业是得心应手,但对于如何经营企业是个门外汉。”吴涛表示,“园区的专业服务,让我能够顺利把公司搭建起来,自己专心到产品开发上面,其他事情一点都不用操心,都交给园区处理就好了。”

“我们最大限度地为创业者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形成更周到、更全面、更有效的服务优势。”海淀创业园主任赵新良介绍。园区全面链接政产学研金介用等多方面资源,帮助企业拓宽市场渠道,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对接。在园区扶持下,短短几年,DBT技术落地为产品,目前已经进入北京、天津等多家医院临床应用。

类似的创新平台在北京并不少见,它们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共同构筑起北京吸引全球各类创新人才的“生态雨林”。

中关村核心地段,一条220米长的街区,承载了无数“创客”的梦想。这里是中关村创业大街,全国第一条以创新创业为主题的生态街区。自2014年6月以来,大街逐渐从一个草根创业平台演变为海归人群、全球创业精英和大企业参与的互动平台。

“创业大街以创新创业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政府、企业、资本和创新创业者的对接和融合,形成完整的创业生态圈,创业机构、创业者、小微企业都能在这里快速找到资源。”中关村创业大街董事长姚宏波说,大街吸引了全球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以及众多高科技企业,产生了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人才招聘等领域的各类孵化器和创新平台,所以也被称为“平台的平台”。

中关村国际青年创业平台就是其中之一。国青创平台致力于为优秀外籍创业者、海归创业者设立的高精尖、硬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和项目提供落地孵化、空间服务、政策支持、资源对接、合伙人招募、产业对接等服务,吸引更多全球创新创业者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018年,提供实时翻译和流媒体事件的同声传译公司阿卡都(Akkadu)入驻大街,加入国青创平台。公司创业团队的5名成员分别来自中国、西班牙、芬兰等5个国家,在中关村碰撞出了多元文化的“国际范儿”。至于为什么选择这里,阿卡都创始人、西班牙小伙子梦龙用流利的中文回答:“这里有专业的团队,为我们提供工商、财务、市场、资金等各类支持。如果没有这么好的环境,很难想象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小伙伴’可以凑在一起,实现让更多人随时随地获取全球精彩活动的愿望。”

“技术不缺,市场不缺,缺的是将技术转化为产品的环节。”中关村创业大街之外,另一承担高端制造功能的重要特色街区——中关村智造大街也迅速崛起。

智造大街聚焦“智能+”领域,瞄准技术型企业从研发到走向市场中遇到的标准认证、打样、中试等痛点和难点,提供快制、产品创意工业设计、市场推广营销等全生命周期科技服务,打造“北斗七星专业服务链”,让各种科技成果转化瓶颈在此一站式打通。

小黄马无人配送机器人、青翼蝠巡控机器人、青道夫清洁机器人,去年疫情暴发之初,北京真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从大年初二开始,便将三款移动机器人设备投入到抗击疫情一线,分别应用在无人配送、巡逻和清洁等场景中,为阻断疫情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中国领先的机器人公司之一,真机智能团队具备先进的机器人定位导航、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等全系统研发能力,拥有十余项专利技术,掌握核心技术并完成了专利布局。这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正是发端于智造大街。

据真机智能创始人刘智勇描述,敏捷制造快制中心给他们提供了迅捷的快制服务和精密的测试服务,摆脱了传统模式,满足了初创企业产品生产小批量、精测试要求。中关村创客们有了自己的创新一站式敏捷制造服务梦工厂,一个个蛰伏的“独角兽”在此积蓄力量。

打造更多更优质的人才发展平台和高精尖项目孵化平台,集聚更多优秀的海外人才和创业项目,北京步履不停。

首都国际机场临空经济示范区,中国“离世界最近的地方”,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厦拔地而起,这里是“海高大厦创新产业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为北京市主导产业甚至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北京海高创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佳告诉记者,海高大厦重点聚集国家及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发展符合北京“高精尖”产业目录和顺义“3+7+N”以及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方向的项目,形成优良的产业生态,从而推动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人才和项目怎样选出?北京开展创业项目“以赛代评”改革,对标全球顶级创业活动,举办HICOOL全球创业者峰会暨创业大赛,通过大赛选才、峰会聚才、海高大厦及产业园承才,形成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落地闭环全链条。

众多海内外各行业高端科技人才携带一批核心前沿科技优质项目而来,在激烈比拼中一决高下,在后续落地中享受真金白银和全方位的创业配套服务,开启了创业梦想的大门。

知觉之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轻的游戏公司,用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下一代交互式游戏体验,创业团队平均年龄仅26岁。去年6月,公司首席执行官陈雨恒带着团队项目参加了首届HICOOL全球创业大赛并获得优胜奖,顺利落户海高大厦,享受至少两年的免租金优惠。“300多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免费提供给我们使用,还有HICOOL管家提供专业服务,很多具体需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和支持。”陈雨恒由衷点赞,“现在我们已经拿到了B轮融资,希望早日实现上市!”

集成要素,筑就宜居宜业的温馨家园

身心安处方为创新创业乐土。怎样为来自世界各地的高端人才筑就一个宜居宜业的温馨家园,让人才引得来、留得下、干得好、融得进?

2016年,北京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在国内率先提出首都国际人才社区建设理念。“人才竞争,拼到底还是人才生态的竞争。”刘敏华表示,“一方面,北京有一部分存量的国际化人才,他们反映的问题涉及工作、生活、创新生态等各个方面,需要一个系统化的解决路径和载体;另一方面,我们希望打造一个集成的平台,创造宜业宜居的良好环境,释放更多积极信号,吸引更多国际人才。”

概念提出以来,北京坚持高点定位,对标国际一流,从指导意见到工作方案,再到建设导则,“四梁八柱”初步形成,建设路径越来越清晰。围绕国际人才工作生活方方面面,北京提出“有创新事业,有宜居生活,有海外氛围,有多元文化,有贴心服务”的五有标准,各试点区域结合自身优势稳步推进,彰显着各自的主题和特色。

人流如织的中关村西区核心地段,刚开厅不久的国际人才会客厅人气旺盛。走进其间,灵活办公、创新路演、服务对接、学术分享、创业社交、智慧会议等六大功能分区明确,还配备有全设备直播间、24小时自习室等特色功能区。“创新人才通过小程序进行实时预定,预定以后只要扫描二维码,就可以识别进入智慧办公空间。”会客厅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介绍。

会客厅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和服务优势,引入专业运营公司36氪,邀请区域内各类国际化企业、机构和人才作为协作联盟单位和“创新合伙人”,为区域内企业和国际人才提供更多便利服务。翼氪计划云上沙龙、创业军机处政企对接活动、海归青年联谊派对、高端专家讲座,形式多样的人才活动场场爆满,不断扩大着国际人才的线下“朋友圈”,吸引更多国际资源、要素和人才在此落地发展。

建设国际人才社区,是北京着力打造的创新品牌,也是以人才工作促进城市更新发展的主动尝试。

从“脏乱差”到“新地标”,朝阳区望京小街经历了一次华丽转身。小街片区周围分布着大量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仅世界500强企业就有6家,涉外企业1113家。为进一步提高国际商务文化氛围,街区进行了升级改造,加快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国际人才社区。

如今,无序停放的车辆、杂乱的广告牌等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富有设计感的国际化步行街,集市商亭、欧式餐饮、艺术天幕等元素随处可见,还针对性地设计了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展示舞台。它不仅是一条集办公、购物、休闲、生活于一体的新型商街,更承载着智慧科技、国际交往、文化艺术等属性,深受海外人士青睐。

“国际人才社区是产业园区、智能城区、休闲商区、艺术街区、居住社区等的相互融合、相互发酵、相互促进,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北京市人才工作局人才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它的‘灵魂’,在于使不同文化背景的海外人才都能在此找到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相互交流、碰撞、共享,形成新的创新创业源头。”

标准国际化、场所国际化,服务也要国际化。在位于朝阳区的北京CBD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外籍人才可以在这里办理和咨询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外籍人才社保、涉外婚姻登记等各类事项。这个面向国际人才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整合了19家职能部门的120项服务项目。过去要跑两个部门,至少3个月才能办下来的外国人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如今在这里实现了一窗通办,从提交申请到拿到证件只需7个工作日,前来办事的外籍人才直呼方便。

为了打通国际人才服务“最后一公里”,朝阳区还构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四级服务网络体系”,首批设立8个服务站点,将大部分人才服务事项向街乡下沉,让服务事项“就近办”,企业和人才“少跑腿”。

在中关村创新创业最核心、最活跃,外籍人才最密集的地区,北京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设立了中关村外国人服务大厅。在这里,高端人才办理签证立等可取,还有专人陪同,享受管家式服务。除了办理各类证件和事项,工作人员还会搜集人才诉求,倾听他们的心声,尽力提供帮助。

把服务做到人才心坎上,早已成为北京每一个人才工作相关部门的自觉行动,让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充满温情和魅力。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一个顶尖人才集聚、前沿创新涌动的大国首都正在加速前进。

责任编辑:牛淋淋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