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旅游减贫”,从香格里拉出发

香格里拉。摄影/彭建生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旅游扶贫尤其是,旅游既可以带动和联动各方产业,也可以做好文化和生态保护工作,旅游是富民产业,也是最好的产业扶贫方式之一。”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吉小冬表示。●香格里拉旅游推介的成功,已成为全联旅游业商会以自身优势,促进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投资的经典案例。通过一系列旅游减贫、乡村振兴行动的实施,全联旅游业商会“政企会”合作扶贫模式已形成规模化局面,旅游扶贫与地方合作日趋成熟。

●全联旅游业商会将继续以发展旅游经济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以项目促发展,以创新寻发展,以人才保发展,以真正符合地方发展脉络、适应市场规律、切合商会会员发展需求的全方位“政企会”合作模式将乡村振兴进行到底。

说起2020年11月12日的贵州织金,全联旅游业商会秘书长武国樑至今仍有些激动。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交流会。摄影/张雷

       那一天,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交流会暨先进民营企业表彰会在贵州省织金县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高云龙在会议上讲话:“万企帮万村”行动是一场政治意义深远的爱党爱国行动,带动和惠及了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脱贫,团结和凝聚了一大批听党话跟党走的民营企业家,为贫困地区的乡村振兴打下了基础,向党和政府、当地群众展现了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先富帮后富的良好形象,营造了有利于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舆论环境。武国樑代表全联旅游业商会出席了这次会议并与织金县签署三甲小镇项目意向合作协议。

武国樑说:“高云龙主席强调,‘万企帮万村’行动的成功实践,充分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英明论断,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充分展现了中国民营企业的智慧,为世界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模式、中国方案。每一句话都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每一句话都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励。”

旅游促进扶贫

从香格里拉出发

       全联旅游业商会创建于2002年,商会成立之初,时任会长王平就带领商会树立了以“为国家、为百姓、为行业、为会员”服务的发展目标,“减贫富民”是商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原因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较为贫困,也是全联旅游业商会重点扶贫的地区。商会认为,旅游业作为投资小、辐射带动性强、收益好的绿色环保产业,是培育中西部地区经济的重要渠道;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够增加少数民族同胞经济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而且对促进妇女就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香格里拉。摄影/方震东

“大香格里拉”国际旅游品牌的创立让全联旅游业商会初登台就是一个精彩亮相。

2004年,商会创立不久,全联旅游业商会向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PECC)提出建议,将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安排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举办。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全联旅游业商会成功组织了海峡两岸300多位旅游业企业家到会,多家驻京国际组织负责人、驻华大使和媒体参加。全联旅游业商会与来自全球的代表共同通过了《香格里拉共识》,一举将香格里拉成功推为国际级旅游目的地。

香格里拉PECC第二届国际生态旅游论坛大会现场。

也正是因为此次机遇,全联旅游业商会促成当时的联合国机构驻华总代表马和励夫人作为牵头人和募款人在香格里拉设立山地保护基金,专门从事当地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商会多位企业家也在当地投资、开发香格里拉古城文化一条街;在当地建立妇女编织社,使得藏族妇女的家庭手工制作成为外销创汇产品。同时商会借此机会促成香港中华总商会多位企业家前来考察投资,与当地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从那时起,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旅游飞速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2010年,迪庆州政府再次邀请全联旅游业商会在香格里拉共同主办第六届大康巴艺术节暨迪庆州民族团结大香格里拉旅游论坛。全联旅游业商会时任会长王平带领商会通过这次论坛探讨香格里拉6年来的旅游发展经验,拓展“大香格里拉”生态圈整体发展,加强了滇、川、藏、青毗邻地区旅游合作;同时强化“大香格里拉”国际旅游品牌,发展藏区旅游经济,提升了地区就业率,提高了当地经济活力。全联旅游业商会还邀请全国知名旅游企业及企业家参加此次论坛,进一步推介滇、川、藏、青地区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对四地旅游资源进行了深度考察投资。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香格里拉旅游收入占当地GDP的86%,迪庆州旅游收入占56%,从事旅游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50%。

香格里拉旅游推介的成功,已成为旅游业商会以自身优势,促进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投资的经典案例。

始于香格里拉,不止于香格里拉。

当地居民翻阅全联旅游业商会会刊。

近年来,全联旅游业商会积极引领副会长企业推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救援方面工作,并通过建设普洱国家公园犀牛坪景区、大理漾濞苍山石门关景区等,有效解决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问题,创造就业岗位近万个;通过旅游和相关产业带动当地经济获得重要改观;同时,通过举办公益马拉松等活动开拓“体育+旅游”新兴业态,帮助当地贫困地区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改善了当地百姓的人居环境、经济收入,向脱贫致富迈出重要一步。

香格里拉案例发散出的减贫效应,让创立不久的全联旅游业商会看到了一条以旅游带动扶贫、树立旅游品牌反哺会员企业的双向优化可行之路,更进一步激发了商会及会员企业发展旅游带动减贫富民的积极性。

不负重托

攻坚武陵山扶贫先行示范区

武国樑多次向中华工商时报记者提到,全联旅游业商会是最早深入武陵山扶贫先行示范区开展扶贫的单位之一,也正是从武陵山扶贫先行示范区,全联旅游业商会真正开启了旅游产业扶贫之路。

2016年1月11日,国家民委在重庆召开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推进会,会议期间,国家民委、国家旅游局、全国工商联、国家开发银行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减贫致富与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为积累以跨省片区为单元组织大规模扶贫攻坚的经验和方法,2011年,中央决定在武陵山片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武陵山片区涉及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11个地(市、州)、71个县(区、市),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积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根据国务院《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国家民委经济司经过考察,认为通过全联旅游业商会的会员基础和号召力,建立武陵山旅游经济联盟,可以加快促进和实现跨省区的大区域经济联合及协作,打破行政性条块分割及其他人为分割造成的观念体制等束缚,以推动武陵山区域旅游市场、旅游产业建设和一体化发展。

2014年9月,全联旅游业商会在京组织召开武陵山旅游减贫富民工作会议。

为了不负重托,全联旅游业商会组织企业家代表团先后6次赴武陵山片区展开调研考察,协助国家民委、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全国工商联联合四省市政府、八部委共同制定了武陵山区域旅游扶贫纲要,于2014年提出“武陵山区域旅游产业与市场建设总体思路”“发展乡村旅游加快村寨脱贫计划”专项方案建议,并完成了《武陵山片区71市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民族团结,助力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出来自商会的一份力量。

2015年11月,全联旅游业商会企业家代表团考察铜仁,与当地负责部门召开座谈会。

目前,全联旅游业商会已推动重庆市、铜仁市、张家界市、吉首市、凤凰县成立了旅游业商会,正在推动湖南省、贵州省旅游业商会成立。

仅以2014年商会会员企业落户武陵山片区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大沙河文家坝村的项目为例,2016年大沙河文家坝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了16000多元,全村除3人仍在外务工外,其余人员都回到了本地务工或创业。短短两年全村农家乐从一家发展到了一百多家;收入从当初年不足3万元变成了收入30万元;全村从只有几台破农用车发展到拥有小车100多台,民居全部实行了改造。昔日贫困落后的文家坝村,快速实现了脱贫,彰显了“大旅游带动大产业、大产业助推大扶贫”的作用。据介绍,待该项目规划的“四城一镇六景区”建成营运后,还可新增就业岗位近4万个,带动特色民宿上千家,带动关联投资上百亿,惠及5000-7000个家庭、6-7万人脱贫致富,拉动关联产业投资近千亿;实现年营业收入100亿-130亿元;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形成订单采购式现代农业,促进物流业发展,呈现全方位立体式扶贫格局。

接下来,商会负责项目的会员企业将与道真县委、县政府一道,对民宿、客栈、农家乐着手规范、制定标准、强化培训、分级评星,纳入智慧景区服务平台,让地方群众分享旅游红利。

助力人才培养

开发“造血式”扶贫

旅游业是开放性、包容性、竞争性特征鲜明的产业。2019年1月,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共同发布了《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9)》。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全球旅游总人次达121亿人次;全球旅游总收入达5.34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GDP的6.1%。2019年4月,世界旅游业理事会(WTTC)发布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旅游业为全球GDP贡献了10.4%的份额,在几大主要行业对世界GDP的贡献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工业制造业。旅游业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具备广泛带动性,对贫困人口就业增收具有有效促进性,在世界减贫事业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世界旅游经济趋势报告(2019)》

武国樑说,面对飞速发展的旅游市场,2008年前后全联旅游业商会就认识到,区域发展的不均衡和服务配套跟不上、高端旅游人才的缺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旅游业及旅游经济的发展。高学历的旅游人才往往缺少经营旅游企业的实际经验;地方主管旅游的干部往往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开发旅游资源不仅需要资金作为坚强后盾,更需要高端旅游人才作为保障。

培训班授课现场

2008年,全联旅游业商会联合香港最大的公益基金会——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制订了西部旅游人才培训工程。计划对中国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民营旅游企业家和地方主管领导进行免费专题培训。借助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的优秀师资,利用香港作为世界旅游目的地的优势,以教学和实际案例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受培训企业家和当地政府有关官员对国际旅游趋势的认识和把握能力。从旅游目的地建设到环境生态保护,从香港海洋公园与香港迪士尼公园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的制定到文化旅游的定义产品开发与保护,高水平授课,全方位开阔视野,广泛结交各界朋友。

2017年11月,全联旅游业商会向培华基金会霍震寰主席等赠送锦旗以致谢。

培训班从2008年到2017年已成功举办十期,培训西部地区市长、县长、旅游局长等政府基层干部160余名,旅游企业家150余名。学员通过对旅游知识的专业培训与经验学习,回到各自地区后,学以致用,践行所学,借鉴先进的国际旅游经验,整合旅游资源,联动区域产业,推动当地旅游经济综合发展,切实做到了“造血式”脱贫致富。

探索旅游富民新路径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旅游扶贫尤其是,旅游既可以带动和联动各方产业,也可以做好文化和生态保护工作,旅游是富民产业,也是最好的产业扶贫方式之一。”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吉小冬表示。

“目前,商会总结过往经验,已将扶贫工作和乡村振兴相结合,进入到总体谋划、项目突破、务实展开的新阶段,正在形成与服务会员、服务行业、服务地方经济有机结合、共赢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富民工作新机制。”武国樑介绍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湖北省黄冈市燕窝湾村地处大别山南麓,是罗田县出了名的贫困村。至2014年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2户、397人,村集体负债100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徐志新从北京回到大别山成立燕儿谷公司,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健康养老。2016年,燕窝湾村通过了“户脱贫、村出列”的验收,燕儿谷被评为“AAA”旅游景区,村民吃上了旅游饭。2017年,燕儿谷连片6个村,其中3个重点贫困村成立了联合党委,在河铺镇许家荡村发展油茶产业,共流转土地6700亩,实现了村村联合和村企联合,乡村旅游成为了当地的支柱产业,2017年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同年2月12日,央视新闻联播以“春满人间,美丽生态谱新篇”专题报道了燕儿谷的茶梅花海。

燕儿谷茶梅花海。

作为全联旅游业商会会员企业,燕儿谷公司将景区规划、村庄规划与产业规划相结合,将生产、生活与生态相融合,实现了村在景中、景在村里,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和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燕儿谷成为黄冈市返乡创业示范园。

全联旅游业商会考察燕儿谷。

燕儿谷公司在村企联建、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方面进行的机制创新和探索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各级工商联的高度肯定。2017年,该公司创始人徐志新被湖北省委、省政府授予“首届湖北改革奖”;2018年9月13日,燕儿谷公司在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作交流发言。

“开荒开到山尖尖,种地种到天边边。石旮旯里刨包谷,哄饱肚皮不赚钱。”地处贵州省乌蒙山区的毕节市,是全国出了名的“穷”地方。毕节市织金县,更是贫中之贫,因为地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恶劣,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是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这样的织金县,经过全国工商联系统持续26年的帮扶,于201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06.81亿元,财政总收入37.27亿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1451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402元,14955户63066人稳定脱贫,128个贫困村整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4%。

为了确保脱贫不返贫、振兴不掉队,全联旅游业商会勇担重任,为织金县打造“渔平台”。

织金县县城。摄影/熊烽

据有关专家预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周边游、乡村游将成为国内旅游主流市场需求,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将被市场关注。

全联旅游业商会通过分析织金县的优势及小镇现状和主要面临的问题、困难,以精准扶贫、拉动就业、引流聚人、高频消费、产业融合与带动为目标,计划打造以贵州特色文化餐饮及织金特色商品为中心,集旅游、购物、娱乐、体验为一体的全国网红旅游目的地,不仅盘活小镇,更为织金产业经济赋能,把小镇作为织金文化与特色产业的展示和输出窗口,推进织金县产业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交流会。摄影/张雷

2020年11月12日,全联旅游业商会在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交流会与贵州织金县签订三甲小镇项目意向合作协议。

通过一系列旅游减贫、乡村振兴行动的实施,全联旅游业商会“政企会”合作扶贫模式已形成规模化局面,旅游扶贫与地方合作日趋成熟。

自创会以来,全联旅游业商会深入贫困地区开展旅游减贫,足迹遍布云南、贵州、四川、甘肃、西藏等全国29个省区市,与各地政府签订多项合作协议,针对各地区旅游发展给出明确建议方案,落实了包括游客输送、农牧业援助、项目投资、招商引资、购买销售滞销农产品、宣传推介等措施,动员各种力量进行帮扶;起草、上报《湄公河旅游金三角减贫行动计划》《旅游行业投资情况分析及问题》《推进武陵山片区旅游减贫致富与协同发展合作协议》等推动地区旅游减贫建议;与江西、西藏、贵州、吉林、重庆、黑龙江、云南等省区市政府部门合作召开旅游经济论坛、推介活动及展开游客输送行动;商会会长、副会长帮扶山西、甘肃、内蒙古、河南等贫困地区,资助百万余元资金和生产原材料;各位副会长企业参与投资贵州、云南、湖南等地旅游项目,计划投资近600亿元,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当地百姓收入;商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扶助对口帮扶村民养羊、种草助力当地脱贫等等,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吉小冬表示,全联旅游业商会将继续以发展旅游经济积极参与“乡村振兴”,以项目促发展,以创新寻发展,以人才保发展,以真正符合地方发展脉络、适应市场规律、切合商会会员发展需求的全方位“政企会”合作模式将乡村振兴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焦瑞智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