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长江韬奋奖” 《经济参考报》总编辑杜跃进

长江韬奋奖参评者推荐表

报送单位

经济参考报社

类别

(请划勾)

长江

系列

记 者

()

新闻节目主持人

()

新闻播音员

()

韬奋

系列

编 辑

新闻评论员()

新闻节目制片人

()

校 对

()

姓名

杜跃进

性别

出生年月

1958.3.31

民族

党派

中共

籍贯

湖北红安

职务

总编辑

职称

高级编辑

行政级别

正局级

单位

经济参考报社

新闻工龄

28

手机

     13901022990

办公电话

01063077204

地址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

邮政编码

  100803

获奖作品(1件)

标题

发表时间

体裁

大地的呼唤

1991年7月8日

通讯

何时获何奖

获奖等级

1992年第二届中国新闻奖

三等

推荐单位意见

报送单位意见

同意。

领导签名:骆国骏

(盖单位公章)

                2014年3月11日

领导签名:

中国产业报协会(盖章)

2014年月日

上级主管

部门意见

同意推荐  (盖单位公章)

2014年月日

联系人

李晓辉

手机

13901103462

电话

01063073584 

地址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

邮编

    100803

此表可从中华新闻传媒网(中国记协)www.zgjx.cn下载,

也可从中国产业报协会网站www. acin.org.cn“通知公告”中下载。

#p#

杜跃进同志事迹材料

杜跃进同志1974年参军,服役期间曾担任过连队业余报道员。1983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攻读新闻学专业,1986年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加入新华社。他先后在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瞭望周刊、中国证券报、经济参考报工作,历任编辑、副主编、编辑室副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新华社编务会成员。1999年被破格评聘为高级编辑。

杜跃进同志工作努力,学习勤奋,业绩突出,累计采编新闻稿件约3000余篇,组织策划重点报道近200组,终审签发报纸约1200期,撰写研究文章20余篇,合作翻译和著书各1部,主编和参与编辑书籍多部。其中,有200多篇(组)稿件被评为编辑部好稿,10多篇(组)获评新华社优秀新闻作品,1篇稿件获中国新闻奖。另有2篇稿件获中国水利好新闻一等奖,1篇稿件获全国乡镇企业好新闻一等奖,1篇稿件被评为全国林业好新闻二等奖。上述行业新闻奖均为行业主管部门与中国记协共同主办。

在长达28年的新闻职业生涯中,杜跃进同志一直心无旁骛,忠于职守,坚守新闻采编第一线,积极探索新闻工作规律,主动学习新闻报道相关领域知识,养成了良好的综合专业素质,在经济和财经新闻报道方面具有较高造诣。他曾于1994年参加美国麦卡莱斯特学院WPI项目学习,与来自9个国家的9位记者一道赴美国研修、采访近半年。2004年7月获英国文化交流协会奖学金,赴英参加为期2个月的财经媒体高级培训班。他长期担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特约研究员,教育培训中心兼职教员,先后为北大、清华、南大、社科院研究生院等院校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授课,被浙江大学、厦门大学聘为客座教授,并指导了多名新闻研究生的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

其业务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阶段或方面。

一,在瞭望周刊工作期间(1986年至1994年),杜跃进同志身为周刊编辑,自觉地从采写和编编两方面同步锻炼提升业务水平,形成了较强的新闻采写、编辑和组织报道能力。

他采写和编辑的新闻涉及宏观经济走势、微观企业改革、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能源、科技、农林水、化工、交通、航空、外资外贸、环保、海洋、金融等诸多领域。

他采写了《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中国超导研究逐鹿世界》、《腾起的春潮——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纪实》、《双轨制的功与过》、《大地的呼唤》、《为了减少发展的代价》、《别无选择——小兴安岭忧思录》、《农业:转轨中的思考》、《产权,一个绕不开的难题》、《国产化的期待》、《千秋功业  百年抉择》、《以“股”代“包”:企业改制冲击波》、《政府的“进”与“退”》等代表性作品。组织并参与采编了山西能源基地建设、价格体制改革、“863计划”与中国高科技发展战略、上海住房制度改革、三峡工程决策、乡镇企业发展、海洋发展战略、资本市场起步与发展等专题或系列报道。为改革开放鼓与呼,视野开阔,思想性强。文章刊出后,或为其他媒体广为转载,或在相关领域产生积极影响。

二,在中国证券报工作期间(1994年至2008年),杜跃进同志作为报社分管采编业务的主要负责人,努力探索证券、金融和财经新闻报道规律,为这份与新兴中国资本市场一同走来的报纸由草创走向成熟,并树立起在同类媒体中的权威地位,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多次主持报纸改版、扩版和创建新版等的调研、规划和实施,推动报纸沿着“证券报道-金融报道-财经报道”的发展方向不断前行。

他坚守采编和终审发稿第一线。直接采写了《环球股市震荡说明了什么》、《近观投资远看消费》、《郑百文——超越重组》、《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中国新兴资本市场礼赞》、《是增值而不是流失——股权分置改革给国资带来了什么》等一批有影响的作品,组织策划了证券市场规范与发展、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股权分置改革、郑百文事件追踪、上市公司综合业绩评价等专题报道。主持了报社各项业务管理制度的制订,促进了报纸采编流程规范化。

他积极推动报社采编工作向数字化转型。1994年赴美研习归来,他在《新闻传播与研究》上发表了《走上信息高速公路的美国报业》一文,并根据信息和互联网技术发展新趋势,在国内报社最早创立了电子版——《中国证券报电子资讯系统》。他主持中国证券报与北大方正合作开发了基于数据库的编辑和照排系统,使该报成为国内最早告别“纸和笔”、“铅与火”的报社之一。他主持创办了《中国证券报网络版》,开同行业报刊“上网”之先河。

三,在经济参考报工作期间(2009年至今),杜跃进同志深入研究新兴财经报道规律,探索新媒体时代报纸采编业务转型之路,为这份新中国最早创刊的综合经济类报纸注入新的活力,并使之重返国内主流财经媒体的地位。

针对报纸一段时期内定位不清的问题,他在多方调研基础上,主持了以“参考性+高端财经”为基本定位的改版。在突出高品味和大视角的同时,以“利益—价格—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为主线,促使报道由“虚”向“实”聚焦、由“政经”向“财经”转移、由“宣传”向“服务”转轨,逐步形成符合新时期读者需求的报道特色,赢得广泛好评。报纸发行量随之逆势上升,近4年增长2.52倍,位居同类报纸之首。 

为应对新媒体挑战,他积极推进由报道新闻向解读新闻转型,努力向“深度、观点、视野”三个维度拓展。他直接指导策划了《中国股市生态透视》、《大地之殇》、《养老之忧》、《房地产市场的中国式困惑》等系列深度调研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共鸣。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前后,他组织策划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财经解读》、《寻找经济发展新动力》、《聚焦三中全会•中国改革再出发》等系列评论和访谈,其中一组被出版社编辑出书,一组获中宣部表扬。他整合报社内外大量资源,组织策划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系列报道及相关活动,引发了经济界、企业界、科技界对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关注和讨论,赢得中央和相关部门领导的高度评价。

他积极推进新媒体建设和报纸与新媒体的融合。他指导推动了经济参考网改版,重新设计开发了“新华道琼斯手机报”,陆续推出经济参考报官方微博、微信公共帐号、VIVA阅读平台周刊等新媒体。领导实施了“5+2”多媒体一体化采编发稿新流程,使周一至周五出版的经参在周末两天的新闻报道中不再失语。

鉴于杜跃进同志在长期新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建树,特此推荐他为长江韬奋奖参评人选。

附:

      杜跃进同志工作简历

1974年12月——1986年8月  28军83师247团服役,历任战士、电影组组长(正排)、俱乐部主任(副连、正连)。其间,1979年至1986年,以现役军人身份入读地方大学和研究生院。

1979年9月——1983年8月  山西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1983年9月——1986年8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法学硕士学位。

1986年9月——1987年9月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

1987年9月——1994年10月  瞭望周刊社,历任编辑、编辑室副主编、编辑室副主任。

1994年11月——2008年12月  中国证券报社,任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党组成员。

2009年1月——今  经济参考报社,任总编辑、党组书记。

#p#

1厘米表土的形成,需要200多年时间,而水土流失的速度,则1年等于200年。请听——

大地的呼唤

傅之棣杜跃进

960万平方公里土地,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数字。

但是,当我们站在《中国水土流失分布图》面前时,自豪里难免又夹杂了几分忧虑:

153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和187万平方公里风蚀面积,在逐渐扩张;

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已将这巨大的鸡型图案分解得斑驳支离;

每年,200万亩耕地因水土流失而被吞噬。

警报:40年水土流失有增无已

据介绍,在西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平均每年流失表土1厘米,即每平方公里年流失土壤15000吨。整个黄土高原每年流失土壤达16亿吨,4000多万吨氮、磷、钾肥料随之付诸东流。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总面积为154.16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即高达42.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7.8%。

而据专家们介绍,每1厘米表土的形成,需要200年时间!

在当年土地肥得一把能攥出油来的北大荒,由于水土流失,1米多厚的黑土层已损失掉一大半,严重处已露出黄土,有机质由开垦初期的15%降至3~5%。由此带来的后果之一是,每年每亩减产40公斤左右。仅一个黑龙江省的6000万亩坡耕地,每年就要因此而减产20亿公斤以上。

丘陵地区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泄入江河。全国每年平均进入江河的悬移质泥沙约35亿吨。在黄土高原每年输入黄河的16亿吨泥沙中,约有4亿吨淤积在下游河道,平均每年淤高1厘米,久而久之,形成如“头顶一盆水”的地上悬河,至今仍是我们的心腹之患。

据权威人士披露,我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远大于50年代初期。

  面对这一切,我们怎能不思量: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方什么样的生存之地?

可叹:人为破坏比自然侵蚀严重

饱尝水土流失之患的农民叹息道:“种了一坡,收了一车,打了一箕,做了一锅,吃了一顿,剩的不多。”话语里多少透出一股无可奈何的味道。其实,造成水土流失的固然有自然方面的原因,但在许多地方,人们为了眼前利益,对自然的破坏大大超过了自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如不计后果、没有节制地在陡坡开荒,森林砍伐,开矿、修路,等等。

在素有“红松故乡”美誉的伊春林区,由于多年来森林砍伐量超过生长量,导致森林植被破坏,土壤含水量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全面恶化。

在煤炭资源丰富的黄河中游地区,近年来,由于在开发和建设中忽视了水土保持,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有增无已。一些企业和个人在开矿、修路、采石时,任意倾倒矿渣、尾沙、土石,造成洪水泛滥等一系列灾害。乌兰木伦河流域煤层浅、易开采,一些企业便直接在河床中挖掘,将剥离的表土倾倒在河道中,有的甚至用这些表土在河中筑起围堰,结果,1989年7月一次流量仅1000立方米/秒的洪水,就淤平了17处矿井和9处露天采坑,冲毁包(头)神(木)铁路多处,中断运输一个多月。位于神木县大柳塔镇的乌兰木伦河大桥,原设计行洪能力11000立方米/秒,由于上游采矿加剧水土流失,建成后不到5年,原高4米的桥墩便被淤没,整座桥梁面临报废的危险。据陕西省统计,1980至1990年间,每年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量达5278万吨,破坏地貌植被80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带走的是宝贵资源:水和土,留下的是灾难和贫困。山西省目前共有36个财政补贴县和贫困县,全部地处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治理:成绩虽有,隐忧亦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泛开展了治理水土流失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到80年代末,全国已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2万平方公里。一些地方已经初步改善了恶劣的生态环境。如水土流失严重的陕西省榆林地区,860万亩流沙已有410万亩被固定或半固定,还有200万亩已经种草,全区林草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提高到29.6%,改变了“沙进人退”的局面。黄河中游经过几十年治理,现在每年减少入黄泥沙2亿吨。

尽管如此,存在的问题仍不可小觑。

首先,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水土保持法。因而,不合理的人为活动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得不到严厉制止。事实证明,有无法规、法规能否得到认真执行,将决定治理的程度。例如,辽宁省在实施水土监督管理前,年均治理面积与新增水土流失面积之比为1∶1.36,在开展这项工作之后,逐步达到了1∶1.01。同样地,吉林省前后比为1∶1.25和1∶0.33,福建省为1∶1和1∶0.3。

再则,根据我国水土流失现状,每年治理2万平方公里面积,至少要六七十年才能使现有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初步治理。目前我国每治理1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仅有1万多元的投入,这与通常所要求的每平方公里5万元最低投入相去甚远。治理资金的严重不足,是一大难题。

与之相联系的又一个问题是人力不足。据统计,目前全国专门从事水土保持工作的职工只有18000人,每个水保技术人员要负担38.4万亩治理面积和78.7万亩预防保护面积的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任务。不适应的状况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总的来看,我国的水土流失一直处在边治理边流失、治理面积赶不上流失面积的状况。

出路:立法、集资、攻重点

形势严峻,何以对策?有关专家提出了这样几点:

当务之急是加强水土保持的法制建设。只有将水土保持作为国家的一条重要法规确定下来,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才能转到“预防为主”上来。只有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方能结束“先破坏后治理”的恶性循环,使开发建设和保持水土协调起来。

多渠道、多层次集资。即国家投一点,地方投一点,群众主要是投劳。另外,利用外资也不失为一个渠道,如向世界银行贷款等。重要的是要国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

继续抓好重点防治区的治理。完成一批再上一批,滚动前进,按小流域进行规模治理,以求得整体效益。这是从现实出发进行治理的有效方略。实践表明,列入国家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的13个地区和地方上的一批重点治理项目,都因推行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办法,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专家们还强烈呼吁,治理水土流失,一定要有一种全民族的紧迫感,从现在起就要开始实实在在、行之有效的行动。

笔者在结束本文采写时有消息传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草案)》又一次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可以预料,水土保持的立法,将使治理水土流失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瞭望周刊1991年7月8日第27期}

#p#

证书

工作照

生活照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