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我们的网站。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中国石化深化改革系列报道之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4月16日,海南省首座加氢站海南石油琼海银丰加氢站投运;4月8日,重庆市首座商用加氢站重庆石油半山环道加氢站动工……加氢站接连落地,中国石化氢能产业发展图景愈发清晰。到2025年,中国石化将建成全国最大加氢站网络,布局油氢合建站、加氢站1000座;力争建成50万吨/年非化石能源制氢能力,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更大贡献。

改革进入深水区,进一步深化应该向何处发力?中国石化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的基本出发点来谋划。

通过深化改革,中国石化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得到进一步优化,自主创新水平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在畅通循环、稳定增长中的引领作用,不断打造主责主业突出、功能作用显著、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队。

增强大局观使命感,打造兼具优势和特色的产业结构,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3月23日,中国石化与河南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与河南省在油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等领域深化合作,积极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4月6日,中国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在党组会上强调,要抢抓高质量发展机遇,打造具有强大拉动力的产业集群,助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加快形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出具体部署,强调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

中国石化始终坚持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思考和定位,积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中国石化党组明确要求,主动塑造符合区域发展定位、能够发挥比较优势、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结构,成为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气化长江——中国石化天然气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注入清洁动能。2020年,涪陵页岩气田产量比2015年增长35.3亿立方米,增幅111%,成为国内首个累计产气达300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惠及沿线6省2市70多个大中型城市,受益企业上千家、居民两亿多人。

潮起南海——中国石化茂湛炼化一体化基地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引擎。2020年,千万吨级现代化炼厂——中科炼化投产,年产值超过600亿元,可拉动当地现有的新型塑材、电子化学品、精细化工等一系列中下游产业新增投资超2000亿元,为地方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

增强责任感紧迫感,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

4月初,中国石化炼化产业基地建设如火如荼。镇海基地1号地块项目进入试车开工与工程建设并行的新阶段,2.2万名施工人员奋战一线,向中交冲刺;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乙烯装置也在向6月底中交奋进,现场掀起施工高潮。

中国石化始终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改革,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引领带动产业发展水平整体提升。

稳油增气降本持续推进,探明储量持续增长,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产业链作出积极贡献。“十三五”期间,中国石化原油产量止跌回升,实现硬稳定;天然气产销量连创新高;油气单位完全成本和原油盈亏平衡点连续4年下降,国内上游扭亏为盈。

炼油、化工、销售业务强化产业链系统优化,蹄疾步稳迈向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国石化乙烯权益产能位列全球第四,对二甲苯、聚烯烃权益产能全球第一;加油站数量位居全球第二,非油业务利润比2019年增长15.6%。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中国石化通过资产重组、项目合作、产业共建、搭建联盟、联合开发等市场化方式,支持带动地方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切实履行好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作为行业标杆企业,镇海炼化在自身发展的同时,站在产业链发展的高度认识区域资源优化,通过打通物料链、能源链、环保链,共建区域产业内外一条链,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实现产业共建、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目前,已与化工园区近20家企业建立资源合作关系,乙烯、丙烯等20余类产品每年互供200多万吨,贸易额上百亿元。其中,低温余热利用项目每年为镇海炼化增效千万元,节约万余吨标准煤,园区企业每年能耗成本也能降低近千万元。

增强时代观历史观,聚焦科技创新加大投入,在助力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更大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创新是其中一个关键变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列为着力点之一。如何在全球视野和历史纵深中把握科技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在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助力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新时代的课题,也是给中国石化的考题。

中国石化党组明确要求,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积极探索大兵团作战攻关模式,加强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和原始创新能力,加快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

内部企业加强协同合作,打造自主创新策源地。在重大科技项目特种橡胶关键技术开发中,北化院作为项目长单位,与齐鲁石化等14家单位合作开发满足深地开采、高性能轮胎等特种橡胶材料;上海石化依托去年底成立的中石化新材料科技(上海)公司,探索“平台公司+项目公司”的技术孵化转化模式,打通最后一公里。

外部深化合作汇聚产业链创新合力。中国石化陆续与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等高等院校、行业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将发挥各自优势,在多个领域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中国石化2020年申请境内外专利6809件,获得境内外专利授权4254件,连续两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中央企业专利质量排序中居首位。

改革未有穷期,奋楫会当击水。中国石化将牢牢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勇担新使命,紧抓时间窗口,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积极主动深化改革,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努力实现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更可持续的发展。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