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拎稳百姓的“菜篮子”
“今年过年很多超市不打烊,蔬菜水果琳琅满目,过年我没囤菜,随时吃随时买。”在北京市果蔬好生鲜超市里,正在买菜的张女士对中国知识产权报表示。前不久临近春节之时,年货采购变得火热,小小“菜篮子”关乎千家万户的餐桌。想要稳住“菜篮子”,离不开科技创新,随着农业逐渐走向机械化、智能化,新春民生物品供应有了保障,“菜篮子”也染上了“科技味”。
“菜篮子”连着菜园子。嫩绿的生菜、黄澄澄的五彩辣椒、火红的小番茄……走进山东省新盛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新盛达农业)的智能化立体栽培展示馆内,蔬菜的清香扑面而来,一排排生菜排列整齐,长势良好。“这是利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生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且这样种出的菜体量更大、成熟期短,更加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新盛达农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无土栽培蔬菜的根基里添加了各种营养液,同时可根据蔬菜的长势调整光照、温度等,为蔬菜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目前,该技术主要栽培有机蔬菜,用于新春菜品保供,助力农业增效增收。无土栽培植物,保证产量,离不开智能化设备的助力,在新盛达农业的智慧大棚内,植物生长数据都可实时传输到监测平台上。“查看长势、监测湿度这些工作,我们都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可以说是一键化操作。”相关负责人介绍,种菜的人变少了,但菜却越种越好了,智慧大棚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蔬菜产量越来越高,品种越来越多。
“这猪肉新鲜吗?”在北京朝阳区农光里市场,不少市民都在挑选着肉制品。一位猪肉店的老板介绍,与之合作的养殖场生猪存栏量充足,春节期间猪肉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在大量购买力下,养殖户如何确保生猪的充足供应呢?在广西扬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扬翔股份)的智能养猪场里,“场、猪、物、人”均搬上互联网,运用智能耳标、精喂仪、查情器、调膘器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设备,生猪无论在吃饭、睡觉,均被智能平台所管理,养猪变得更高效。“我们一直在推进‘养猪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应用帮助我们做到封闭管理、全程追溯,保障猪肉的品质。”扬翔股份董事长莫金枝介绍,秉持着“科技改变养猪业”的理念,扬翔股份致力于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与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长期合作,搭建科研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目前已提交专利申请90余件。莫金枝表示,未来,扬翔股份将全力打造从农场到餐桌的数字化食品全产业链中央厨房,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
为了让消费者拎好“菜篮子”,过个幸福年,以上述企业为代表的创新主体都在不断输出着科研力量。此外,本报通过市场方面了解到,为了全力保供春节,自2022年12月开始,粮油米面等食品便已开始加强储备数量,各地商家都在积极地调配储备资源,在保障线下购买顺畅的同时,不少商户推出了线上选购平台,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责任编辑:甘霖